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乡村债务加快农村发展思考

乡村债务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研究如何化解乡村债务,对积极防范和治理乡村债务风险、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农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乡村债务的现状和特点

大体说来,我国的乡村债务形成于20世纪后20年到农村税费改革前。1999年,中央提出把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的清理作为当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乡村债务化解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部分地区,乡村债务还有蔓延和增加之势。至于全国乡村债务总额是多少,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2003年有关研究机构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估计全国乡村债务总额不低于6000亿,其中村级债务有4000亿,全国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50万,每个村负债57万元。许多个案研究结果都支持这个估计。

从构成上分析,乡村债务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乡村负债面广。有资料显示:全国65%以上的乡村负债,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负债面更大;二是债务规模大。据测算,2004年全国乡村债务总额已经超过长期建设国债总额,债务严重的地方,不仅旧债无力偿还,而且新债还在不断增加;三是不良债务多。债权中有超过60%的不良债务,尤其是村级债权中80%左右为农户欠款和村办企业欠款,回收难度大,有相当部分已成为呆账、坏账;四是借债利息高。除了部分按国家规定金融利率借款外,还有大量的集资借款,年息一般在1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20%--30%;五是债务结构复杂。债权人涉及个人、上下级单位、企业、金融部门等,涵盖许多方位。债务类别有借款上项目的,有兴办公益事业的,有应付达标竞赛的,有垫付税费的,有拖欠乡村干部和教师的工资等等;六是逾期债务多。乡村债务有2000年以后形成的,但绝大多数是2000年以前形成的,且所占比例较大。新帐旧债,日积月累,数额越积越大;七是依存程度高。据专家测算,2004年全国乡村债务占当年gdp的比重已经接近10%,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了30%;八是化解难度大。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乡村两级收入减少,尤其是村级缺少了重要的收入来源,许多村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尚有困难,根本无力化债。

二、乡村债务的影响和危害

乡村债务问题,表面看它是乡村经济问题,其实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对整个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危害不可低估。

1、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大量的债权不能回收,大量的债务不能偿还,导致日益增长的乡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与不断萎缩的乡村财政供给能力的矛盾,削弱了乡村发展的潜力。由于大量贷款不能按期偿还,金融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放贷形成信用危机,许多利民生产项目因资金制约得不到启动和建设。

2、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由于乡村债务涉及面广,已经成为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诱因,很多潜藏、累积的矛盾在这个诱因下不时显露出来,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上访、冲突、诉讼事件数量增多。

3、削弱了乡村组织的战斗力。严重的债务,使一些农民对乡村组织能力的怀疑和不满加重,政府的信誉下降,一些乡村组织的威望大打折扣,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降低,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有边缘化的倾向。

4、挫伤了干部工作激情。许多干部深感“穷”家难当,劳心劳力劳神,工资报酬低,办公经费捉襟见肘,开展工作处处受制。债主的频繁追讨,牵扯了乡村干部的大量精力。

5、降低了农民的建设热情。许多农民欠缴税费问题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积极纳税的农民认为政策有失公平,老实人吃亏,消极欠税户占了便宜,建设村庄的积极性下降,致使“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工作难以开展。

三、乡村债务的成因分析


(未完,全文共6910字,当前显示14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