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主人翁意识(演讲稿)
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一、。课题的提出。
。
1、初接一年级的班主任,觉得孩子什么也不会,每天忙于班主任的琐碎工作,身心疲惫。我总是每天早早到校。扫地、擦窗台、撴地、消毒、整理扫除用具等„„原以为学生会从我身上学到些什么,会主动来帮助老师分担工作。但事与愿违,分析原因,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看见他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他们忙里忙外看成是长辈们应该为他们做的,在学校。老师做也是应该的。且动手能力较差,缺乏主人意识。
。
2、素质教育呼吁自我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主人翁意识是学生自律向上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他们会对集体的事情热心参与,为集体的成绩、进步而欢欣,为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焦虑,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自己息息相关。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主要支撑性理论是主体性教育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和习惯,实现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2)通过在班级建设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可操作性的培养模式。
(3)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自主养成相关能力、从而品尝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四、研究内容及策略:
现实中人们的许多行为似乎大都来自于外在的某种压力或利益驱动(他律),而很少自主选择、自我践行(自律)。而在教育中,学生的表现差异往往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仅对学生提出社会规范要求或目标,而对学生如何去习德、自育、践行,即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研究不够。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是让学生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从而内化为素质,外显为习惯,形成自我约束、自行组织、分工合作的管理的能力。
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是从小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核心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及自我发展。必须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
(未完,全文共2971字,当前显示9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