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梦演讲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
2009年是苏联帝国瓦解18周年。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前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失败和国家解体的原因在相当程度上与斯大林确立的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模式有关。
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而且重工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则主要依靠农民的贡税,也就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在工业化初期是很难避免。从战前三个五年计划实行的情况看,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在量上有了提高,但农业情况十分糟糕。战争的爆发使前苏联工业化进程中断。战后,前苏联继续推行这一战略已经失去了这一前提及这一合理性,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制约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严重破坏了工农关系,动摇了国家的政治基础,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和社会主义事业失败。
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是要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处理好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的关系。作为与俄国一样,小农经济占优势、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一个全局性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村的稳定和繁荣是整个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农民是我们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最重要的群众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要从政治的高度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和对待“三农”问题。要顺利地完成工业化,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实现工业化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邓小平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认为,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未完,全文共5062字,当前显示144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