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坚持三项原则 营造三个乐于

坚持三项原则营造三个乐于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邬宪伟

我们在办学实践中体会到学校要步入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关键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把握服务的对象和就业的导向;建设相应的课程和方法。一所成功的职业院校的标致是: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社会乐于用。

一、以服务为宗旨,辩证认识需求

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是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wto将教育归入服务贸易。服务首先要明确对象,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有三个,即学生、企业和政府(如图所示),三者有各自的需求。

1、学生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学生进入学校抱着三种心态,其一是我喜欢这个专业,对其它课程兴趣不大,特别是有些偏科的学生。其二是因没有考上高中进入了职业学校或没有考上本科大学而进入了高职院校其三是看到某种职业能够赚钱,不同心态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第一种属兴趣驱动型,对学校的专业教学有一定的要求,选择有兴趣的课程。第二种属于升学驱动型,通常对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学有一定要求,更多地关心升学考试等等。第三种属就业驱动型,关注就业市场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选择。学生的需求给了我们鲜明的启示:(1)职业院校的服务不能千篇一律。(2)学生的职业教育观需要在学校里引导。(3)学生的需求是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

2、企业的需求。企业需要职业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企业发展需要新增员工;其二是企业的技术进步需要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其三是企业的产品销售需要建立潜在的用户群。企业对新员工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基本素质和实用技能;企业对职工的再教育,则更多地关注培训效益;企业对潜在用户群的建立,更多地关注职教的品牌效应。企业需求给我们的启示是:(1)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同步发展。(2)职业院校必须有特色和品牌。(3)企业的需求是以企业利益为中心的。

3、政府的需求。朱镕基总理曾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提出职业教育要做到四个服务,即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服务;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上海拥有较好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但生源急骤减少;上海可以在西部地区扩大招生,但上海城市的人口总量必须控制;上海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但上海市民中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群不多。这些社会矛盾促使政府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即上海的中职要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职业培训;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面向全国的职教经验和技术辐射;限制一点规模扩张等等。政府需求给我们的启示是:(1)职业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2)职业院校必须维系社会和谐。(3)政府的需求是以社会利益为中心的。

纵观三个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践者,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需求。以我所见,政府处在宏观层面,企业处在中观层面,学生处在微观层面。从宏观上讲我们必须满足政府对职教的要求,就我们学校来说,2000年由上海市化工学校更名为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专业建设形成一个核心,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覆盖四个领域,即现代制造业、现代检验检测、计算机应用和商务流通等领域,就是服从上海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更好地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服务。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战略,我们在世纪之交就开始招收云南、贵州的学生,现已发展到与内蒙、陕西、江西、广西等地的学校合作培养西部的学生。我校在上海从1993年起就与农委签约,与农村的高中联办,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就是在宏观层面满足政府的需求。


(未完,全文共5553字,当前显示140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