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思考的总结

我是幸运的成为了这次远程国培的一名普通的学员,在第一次作业《请结合具体案例共享您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改进办法》的时候,我头脑里顿时思绪万千。我作为一个偏远地区学校的特岗区教师关于困惑的小结,希望专家们在百忙中能看到我们的困惑,直视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解决或者缓解这些问题,让我们一线的教师在教书的艰辛历程中永远有一个明亮的指示灯在指引我们,也让我国的教育走上通畅之路。谢谢专家老师。

一、对于在实施课改中的遇到的困惑总结如下:

1、重视过程、情感与重视考试分数结果怎么协调

就目前来看考试的结果是最重要的评价,其他的过程、情感相应评价体系缺失,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单纯的解题和单一的考试评价已经极大的挫伤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这两部分怎么才能协调。

2、处理教材要求与课标要求怎么协调

教材中许多内容超出了课标的要求,学生无法学有所得,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降低求知的欲望;弃之不讲,会给今后的教学评价留下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许多内容教材中又缺少体现,补充内容,教学时间不够,否则,又无法到达课标要求。尤其是老教师(驾驭教材,处理教材能力有限)困难重重。

3、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存在脱节

在初中新课标中,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四点共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等等被删去了,在高中解析几何中却常会用到,先前的学生回来经常会提到高中老师抱怨这点。因式分解的要求降低。初中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新课标不作要求,但高中要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都已不作要求,对今后学习与数列相关的计算(往往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时会有影响。

4、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有偏差

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发展于生活的理念,但由于学生的能力及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对课本的阅读理解感到困难,他们很需要教师的解释答疑,但按照课时的安排,完成教学内容已感到吃力,对于我们这种生源差的学校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对学习的新知识没有时间理解和消化,学生几乎没有学后反思的环节,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5、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把握如何掌握“度”

老师在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教学方式运用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老师说这种形式化的或者理解上的一些建议。

6、评价上改革的困难

评价要求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特别是过程性评价,老师应该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如何去体现情感评价,这个也在老师们的探索过程之中。刚才说老师在应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包括成长记录带,观察等等,但是大多数老师如何在实际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这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我们去做,这也会让老师感到有一些困难。

现在一些利害性的考试,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比如说,综合与实践能不能进入书面考试,比如说,学生的学习过程能不能进入书面考试,学习能力能不能考,现在国外也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比如说,很多题目和传统的题目有很大的的变化。目前评价改革方面的探索是整个世界的课题。所以希望老师们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问题,相信经过不断地努力,在这些方面还会有很大变化的。

7、活动课的内容和次数与非活动课如何协调


(未完,全文共6560字,当前显示140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