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研究报告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难点。村级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基层组织运转的必要保障。根据2011年度社会科学应用课题研究安排,我们围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课题,综合运用座谈、外出考察、实地察看、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行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形成了关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研究报告。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2010年,全市349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无纯收入的村有39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万元以下的有99个,3万—5万元的有52个,5万—10万元的有61个,10万—20万元的有50个,20万—50万元的有26个,50万元以上的有22个,100万元以上的有10个。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源开发型。利用土地、水域、河坡、江滩等资源,挖掘增收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经济效益。2008年,姚王镇桑木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动员群众将土地自愿入股,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合作社首期开发土地1300余亩,成立了中房羊业、源丰药材、花卉苗木等6个专业合作社,年增加村民收入近200万元。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村里现有工业企业7家。2010年,该村三业总产值达3.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余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57万元。

2.为农服务型。村级组织通过为群众提供信息、技术、后勤保障、资金或贷款担保等服务,积极参与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集体收入。分界镇赵庄村是甜豌豆种植专业村,该村成立甜豌豆产销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为村民提供技术咨询、产品销售、资金扶助等服务,让农户抱团闯市场,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该村甜豌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亩左右,种植农户达1100多户,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

3.工业主导型。深化村级集体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合资、合作、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积极吸引外资、民资参股入股,并通过提高集体股份或租赁资产的回报率增加村集体收入。虹桥镇八圩村通过为中丹集团、森萱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用电、用水、用地、民事纠纷等方面的协调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村集体土地年租金也“水涨船高”,每年此项收入达30万元。2010年,该村工业总产值达2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余元,村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

4.资产营运型。将闲置的厂房、猪舍、机械设备和公用设施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通过出售、租赁或合股经营等多种形式招引能人盘活,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滨江镇殷石村利用地处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创办了工业小区。目前,区内共有企业14家,2010年村集体仅此获得发包上缴收入88.04万元。全村拥有村集体企业8家、各类私营企业32家、个体工商户258户,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382.4万元。2010年,全村三业总产值5.68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万元。

5.三产流通型。近城郊、近集镇、近交通要道的村组立足区位优势,通过兴办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农贸市场等三产项目,收取适当的摊位费、中介服务费、仓储费等,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姚王镇石桥村利用地处宁通公路附近这一优势,在如泰运河边上建起了2处塔吊,搞吊运、装卸服务,务工农民达30多人,农民年增收近40万元,村集体每年获得10多万元收入。


(未完,全文共6893字,当前显示14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