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会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初步构想5篇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它具有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然而它又具有立足地方、服务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的先天优势,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走联合、重组、并购和上市的资本运营之路。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城镇个体工商企业“开户难,结算难、存款难,贷款难”的现实问题。当时城市信用合作社总体的状况可以概括为:机构数量多,经营规模小、人员素质低、资产质量差。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增加这些机构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为了方便实施切实有效的监管,从1995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在合并重组城市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05年9月底,中国已建成城市商业银行113家,资产总额达到18833亿元,占所有银行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为

5.1%.营业网点数接近6000个,从业人员则超过了1o万人,业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全国的11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是由城市信用社、城市内农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务社合并而来,所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从诞生之初起就具备了其先天不足的弱势:

(1)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比较薄弱

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不长,普遍规模较小、基础比较脆弱,特别是目前资产质量不高直接成为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原因。造成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过大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就是在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初期,由于缺乏管理和有效的制度制约,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清产核资工作不严密、资产质量风险、财务风险没有得到充分披露和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准备造成的;另外,地方性行政干预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以及社会总体信用不佳造成的银行资产状况的恶化,加之近些年监管不力所导致。

(2)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基本上都由原来各地市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成。由于其经营范围受区域性限制,决定了其业务经营受到狭小的地域限制。因此,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区域性与地方性特征十分明显。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的地域限制将被取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11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却没有一家实现跨区经营,而全部是局限于所在城市的“盆景式生存”。

(3)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

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未能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在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造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薄弱,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较高,个别城市商业银行违规、违法经营情况比较严重,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金融分析和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也亟待提高。这一切都制约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4)个别地区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突出


(未完,全文共5933字,当前显示13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