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草书的笔法与形式

论中国草书溯源与发展

黄其锦(一冰)

古老而优秀的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人类经历了堆石记事、结绳记事。发展到仓颉制造符号文字即象形文字,革除了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了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随后演进为大篆(广义的大篆有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等),到秦代统一后依序为李斯创小篆、程邈创隶书、汉代史游创章草、刘德升创行书、张芝創今草、三国钟繇创楷书。从此形成并确立了中国的篆、隶、草、行、楷五体书法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书法的鼎盛时代是晋唐时代。晋代书圣王羲之在学习汉代刘德升行书、张芝今草和三国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将行书和今草书体发展到最高境界(代表作有《兰亭序》和《十七帖》);唐代欧、虞、薛、褚、颜、柳的楷书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亦将中国书法中的楷书发展到占统治地位的最高境界,成为千秋万代学习书法的楷模;唐代张旭、怀素最终在唐楷和王羲之行书、今草书体基础上通过深入自然、感悟自然而创立了空前绝后的狂草书法,把书法这门艺术推至巅峰。在中国书法史上,狂草是正统的五体书法中最后形成的一种书体。一千二百多年来,狂草这门神妙的书法艺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代书家奉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书苑之奇葩、翰林之瑰宝,是艺术中之艺术、书法中之书法,为古今书法家所追求,亦愈为众多书法爱好者所珍爱。

五体书法艺术中的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西汉史游经东汉杜度、崔瑗而形成的章草;第二阶段是汉末张芝創立今草(历史上第一个草圣,代表作有《冠军帖》),晋代书圣王羲之完善今草;第三阶段是唐代张旭、怀素在唐楷和王羲之行书、今草基础上发展创立的狂草,史称张颠醉素俩草圣,将草书推至巅峰。其代表作有张旭《肚痛贴》《心经》《李青莲序》等和怀素《自叙帖》。

自唐代张旭、怀素狂草书法问世以来,历经宋元明清,虽出现宋代黄庭坚、元代鲜于枢、明代祝枝山、徐渭、王铎、清代傅山等几个草书大家,然而终是每况愈下。一直没能再登唐代的狂草书法殿堂。近代著名草书大家于右任先生根据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原则,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古人之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创立了标准草书,功德无量。被誉为当代草圣。又有草书大家林散之创造出一种瘦劲飘逸的林体。代表作是《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在日本影响巨大,亦被誉为当代草圣。然而还是在小草即今草中不断徘徊。

早在东晋,书圣王羲之在其草诀歌开篇曰:“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毫厘虽欲辩,体势更须完”。伟人毛泽东在练书法时也曾说过:“各个体我都研究过,我都不遵守,我写我的体”,最终选习奔放、豪迈之狂草,形成了毛体行草书法。其神韵、气势,空前绝后。如《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千古绝伦,名垂青史。

对于草书中的章草、今草、狂草三种形式,现代于右任的入室弟子胡公石先生云:“以上三种草书,从组织的特点相比较,章草太落后,狂草太神化,今草为介乎二者之间。”因此,自宋以来草书家一直徘徊在小草之间,原因在于草书领域中不仅小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且居中。走儒家的中庸之道,即走三形式居中的路---小草最保险。而走狂草的路,那是铤而走险,因为它太神化,不可揣摩、无法可依。因此,自宋以来的草书家只能一直徘徊或倒退到草书的第二阶段---小草而不能前进。


(未完,全文共7955字,当前显示13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