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武汉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体现的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核心观点,理论上属于社会主义的客观属性与人民群众的主观需要之间满足关系的范畴。价值观一旦形成并得到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而认同是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认可的内在自信”。“认”是指对自我、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同”即求同、自我归类,寻求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者状态。因此“认同”是指个体对群体和国家的心理归属感以及由此生发的强烈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社会认同”是指个体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认知,其强调的是自我价值与社会共同价值观念上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获得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熟知和认可。从本质上来讲,是“要求形成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在于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凝聚力”。


(未完,全文共3483字,当前显示71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