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扩权强镇会议纪要

从扩权强县到强镇扩权:地方治理中的权力配置——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个案的考察与思考2010年06月22日10:12来源:行政管理改革吴兴智[我要发表评论][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原创评论

·“民”换“商”实为躲避调控

·罗杰斯的“历史机遇”印证中国经济发展路径

·“万元税负计算”背后的民生焦虑

·推动银保合作向纵深健康发展

·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

·发挥债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今日看点

·被误会的税负引发真实的共鸣

·亲自养猪不如亲自吃猪

·樱花门票不只是钱

·cpi“破5”央行或再度加息

·房价控制目标不应是“涨价目标”

·还有多少“纯玩考察组”没曝光

提要。“扩权强县”和“强镇扩权”的关键是强化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而不是简单地把上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下级政府。推进“扩权强县”和“强镇扩权”改革,重要的是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在省、市、县、乡政府之间实现优化配置,要在扩大县域权力的同时也扩大各个乡镇的权力,实现地方治理中权力的优化配置。

一、强县扩权与扩权强县:从外部推动到内源式发展

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包括浙江省在内的多个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核心的“省-市-县”政府间关系改革试点,其主要内容是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在浙江,从1992年到2007年,先后共进行了四次“强县扩权”的改革,同时,与“强县扩权”改革紧密相伴随的就是省直管县的改革,主要包括财政意义上的省直管县体制和县(市)委书记、县(市)长由省里直管的干部管理制度。

“强县扩权”有力推动了强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不平衡加剧等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绝大多数行业的利润增幅回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为此,在前四次“强县扩权”改革的基础上,浙江省进一步推行“扩权强县”改革,无疑是要为依托着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8年12月29日,浙江省正式下发《关于扩大县(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下放所有县市443项经济社会管理事项。这意味着,在这次改革之后,县域扩权的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县。

在这次扩权强县改革中,涉及到长兴县30个对口责任落实部门。长兴县随即出台《关于分解落实省市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各部门积极向上开展对接工作,并利用周报、书面材料等形式向县扩权办及时反映对接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截至2009年5月,长兴县已基本落实省市政府下放的各项权限。

扩权强县的改革使长兴县增强了自我内源式发展的能力,较好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长兴县国土资源局充分运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核报批”权限的下放,提高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核报批的效率,切实加强长兴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长兴县贸粮局承担着煤炭、成品油、典当拍卖等行业的市场准入、日程运行的监管工作,本轮权限的下放有利于减少行政层级,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能。此次扩权还扩大了县文广新局的文化体育项目审批权限,加快了资金引进和项目建设力度,无疑有助于推动长兴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强镇扩权:县乡权力关系的再配置

“强镇扩权”是近年来某些市县向经济实力强的乡镇下放权力的县(市、区)乡(镇)体制改革行动,其实质是“强县扩权”的权力配置改革向乡镇政府的延伸。浙江不但在全国最早推行全省范围的县级扩权,而且早从2007年开始,还对比较发达的中心镇进行了放权。


(未完,全文共5361字,当前显示14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