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总结
第一章绪论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是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特点:潜在性、长期性、不易恢复性、(呆滞性)。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特征: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污染危害:
(一)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
2、固体废物及其淋洗和渗滤液中所含有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并对土壤中的微生物产生影响。这些有害成分的存在,不仅有碍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生长,而且还会在植物有机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3、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的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毒水或其他反应,能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4、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还可能在土壤中发生积累。
(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2、堆积的废物中某些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3、废物填埋场中逸出的沼气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耗填埋场上层空间的氧,从而使种植物衰败。
4、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三)对水环境的影响:
1、直接将固体废物倾倒于河流、湖泊或海洋,会引起水质恶化或有害物质积聚。
2、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污染地面水。
3、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能造成更大烦人水体污染。
4、使无害的固体废物排入河流、湖泊,也会造成水体污染,河床淤塞,水面减小,甚至导致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减少或废弃。
5、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就任意堆放,也造成许多城市地下水污染。
危害人体的途径:
1、固体废物露天存放或置于处置场,有害成分可通过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等间接传至人体,造成危害。
2、工矿业固体废物所含化学成分能形成化学物质型污染。
3、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地和繁殖场,能形成病原体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一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二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不同的物化或生化技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另一种形体结构。(处理技术:破碎、分选、压实)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对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属不能在利用的固体废物,采取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也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的手段。我国技术政策:内容:“三化”原则: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含义: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当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体积。无害化: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加快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者的关系:由于技术经济原因,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从“无害化”走向“资源化”,“资源化”是以“无害化”为前提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应以“资源化”为条件。
(未完,全文共4956字,当前显示143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