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精)
武威市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短短几十年时间,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残酷现实,上自中央,下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全力以赴开展综合治理,使这里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武威市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一、基本现状
地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可耕可渔,是难得的富庶之地。然而,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的逐年减少和这块土地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在过去短短几十年间,干旱、风沙共同侵袭下的湖区已不再名副其实,取而代之的是这里水源短缺、生态恶化,腾格里和八斑吉林两大沙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了向绿洲的合拢。在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阴影笼罩下,当时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极其艰难,用当地农民的话说:“在当时,我们村非常困难,碱大水苦,吃水确实困难,吃水要从十几里外的乡镇去拉,人多的时候,拉不上水,空着回来,人少的时候用三四个小时才能拉回来”。大量土地被弃耕、撂荒,随即沙化。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成为湖区的真实写照。一些村社人畜饮水困难,群众背井离乡,生活失去了希望。
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残酷现实,就在风沙线上苦苦挣扎的数万群众面临去留存亡,急切渴盼云霓的关键时刻,民勤湖区因生态恶化而导致的贫困问题引起和国家、省市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批示:“绝不能让民勤县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水利专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就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亲临湖区。省委、政府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列为全省水利建设的一号工程,启动湖区综合治理项目。省扶贫办逐年加大对民勤县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武威市开发现代农业和节水农业。
武威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年降雨量60-610毫米,年蒸发量却是1400-3040毫米,耕地亩均水资源220m3,约为全省的2/
3、全国的1/9,其中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5%左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用水严重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高效、永续利用,武威市从市情出发,围绕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坚持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突出发展优质、高效、节水特色农业,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主要成效
1、种植结构不断优化,节水作物稳步扩大。面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状,武威市围绕生态节水,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用水。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为前提,坚持生态、节水、高效的原则,全市大力发展蔬菜、制种、棉花、草畜、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产业,按照“面积调小、水耗调低、结构调优、效益调良”的原则,实行“三压三扩”、即压缩粮经种植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节水作物面积,全市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合理,粮经饲比由2000年的68:28:4调整为2006年的61.2:
28.4:
10.4,粮食作物夏秋比由2000年的65:35调整为2006年的60:40。农业生产呈现出粮经并重、粮食作物、高效经济作物稳步发展的的良好态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用水高峰过度集中、轮水周期长、供水时间与作物用水关键期不匹配等矛盾。二是以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基础,通过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逐步扩大棉花、啤酒大麦等节水高效作物面积。据测定,种植地膜食葵、啤酒大麦、大田棉花和棉花膜下灌溉亩用水量,较小麦分别节省130m
3、80m
(未完,全文共5336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