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民科学素质研究

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新思考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人文素养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其中包含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

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品读研习精神层面的追求、实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艺术修养、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于2011年8月30日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让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公民科学素质再上新水平。他强调,公民科学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衡量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这对于实现“十二五”规划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顺利落实,政府在深化改革开放、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方面的着力关注,不仅国民的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而且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成效显著,重点人群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行动扎实推进,科普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与优良人文素养的公民比例显著提高,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就当前的基层群众科学及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城市居民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显然进步于农民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农民是国家管理的最基层主体,可以说,其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建设对于国家来说是处于范围最广、难度最高,也是最基础的一环。为跟随“十二五”规划的步伐,推动深入最基层,扎根社会,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行动,努力提升农民科学与文化素养整体水平,全面跟进配合政府决策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道路,本文对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与文化素养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

二、我国农民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1)现阶段存在的现象与问题

根据有关调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科学素质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浪潮中持续走高,尤其是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行之后。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也十分明显;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而农民群体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在我国一直就有着悠久的重文化、重修养的人文传统,但其因为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农民群众“重物质、轻精神”的思想愈发突出,越发不注意思想道德修养,在物质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人文熏陶在农民群众中的进步显现的并不明显。农民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农业技术知识缺乏,科学技术水平偏低


(未完,全文共6848字,当前显示14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