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大木希望小“一校一品”及办学特色报告

一校两部特色办学

三台县七一小学校张春

这是一方播种希望的沃土这是一座放飞理想的殿堂

这是一处求学的乐园、成才的摇篮这是一所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的学园

三台县七一小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牛头山下,滔滔涪凯之滨,古城环绕,环境优雅,园林式绿色校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校园占地16446平方米,建筑面积10269.3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教职工70余人。学校始建于民国四年,历经百年沧桑,曾几易其名:“第一初级小学”“南城小学”、“城关一小”、“潼川一小”,它见证了古城的历史变迁。因受“特殊党费”援建,为铭记党恩,根据中共四川省委要求,经县编委发文批复,将“三台县潼川一小”正式更名为“三台县七一小学校”。南城地理位臵优越,自古为商贾云集之地,文人荟萃之所,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里是读书的圣地,成才的摇篮。

一、抢抓机遇,趁势而上

潼川一小虽是一所城区小学,但校舍改造却是最迟的。2000年,在全国排危专项资金的扶持下,通过多方努力,才有了第一栋教学楼,但教学功能和办公用房严重不足。在“5.12”大地震中,原保留的平房(教学用房)均成了危房,设备设施受损严重。

1、特殊党费,特别关怀“大灾大难有大爱”,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学校行政果断决策,抢抓灾后重建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2008年12月,我校被确定为“特殊党费”援建单位,在原址新建7493.3平方米的校舍及附属设施,总投资1560万元,其中,新建教学综合楼4833.9平方米,学生宿舍1959.2平方米,食堂700.2平方米,附属设施投资近300万元,目前已部分投入使用

2、党恩浩荡,造福一方

通过“特殊党费”援建项目攻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成了融教学及办公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大楼,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形体室、科学实验室、心理辅导中心等各种教学功能用房齐备,200米标准塑胶环形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和排球场等运动设施完全按国家标准配臵,教育教学需要的各类实验教学器材和图书资源等得到了充分满足,实现了教学手段的进一步现代化,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和教学效益大大提高。

学校建有标准的学生公寓,能容纳800名住校生,钢架床、书架、衣柜、电风扇,每间均有卫生间和洗漱池。统一规格的军用被褥、蚊帐,整齐划一的物品摆放,让学生从小受到集体主义的教育和熏陶。学生食堂聘请高级厨师主厨,菜品丰富,每天变换花样,味美价廉,营养卫生。特别是学生可以享受到教师免费辅导,还能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学生公寓的建成,让留守儿童有了家以外更温暖的“家”。

二、超越自我,力创特色

1、创新办学机制,实行“一校两部”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所学校亦是如此。新校的建成,让这所百年老校以厚积薄发的强劲动力驶入了历史的快车道,焕发出勃勃生机。学校行政班子审时度势,殚精竭虑,在县教育局“三重”思想指导下,立足校本,大胆创新办学机制,努力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臵及管理模式,确立了“一校两部”办学方案。即走读生和午餐、住校生两个部,实施特色教学,班额不超过45人,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实现“实施新成功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

学校发展规模预测2012年9月达36个教学班,实行特色教学,班额控制在45人左右,学生总数达1620人,其中住校生每个年级2个班,达480人。2010年秋,净增学生230多人,班级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26个,初步实现了规模的扩张和办学效益的双赢。


(未完,全文共5314字,当前显示14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