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由来

二〇一四年五月四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在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来,习总书记进行了阐释,他指出:“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操守,历久弥新,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都为蕴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时代精神的精华。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们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不同。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巳绵延数千年,其中的优秀成分深深地积淀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是我们的“老传统”。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传人中国不过百余年,却给现代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我们”旧传统”时代竞声的“新传统”。我们必须要逐步使这两个“传统”在结合中创新。


(未完,全文共3388字,当前显示101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