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篇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文章

利用好课堂问题的生成,彰显学生鲜活生命

新课程改革已历时三年,作为一线地理教师,我认为我们在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学生整体素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妨碍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如教师对课堂上意外出现的课堂资源不能把握而叹息和抱怨,导致这些宝贵的资源丧失。他们把这些意外归罪于学生越来越难教,教材越改越乱,教育越来越脱离实际„„。这不仅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要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开发和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

“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动态生成”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课堂教学行为,即我们在课堂中除了关注课前备课所制定学习目标外,还应特别注意预设之外的一些课堂表现。通过真实的实践、交往、体验与理解的机制,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懂得生活意义、实现文化生成的教育。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而自主构建的教学特性。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的生成,必须是以特定的地理教学素材为基础,选准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关键点作为切入点,然后展开精彩的师生交流碰撞后的动态有效生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致力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和课堂动态生成条件的创设,把握好课堂动态生成的时机。当学生处于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高度集中、参与状态热烈、情绪状态亢奋、思维状态活跃时,这些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混合在一起并达到一定程度,教师的点拨引导就如一颗火星儿,随时随地都会点燃学生心中即将爆发的学习激情,这时候,学生对教材的解读和顿悟片刻便会形成燎原之势,我们期待中的精彩就会“垂直”呈现,生成的动态课堂就显得更加扎实有效了。

常常听到身边教师的叹息声抱怨声: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教材越改越不像话了,现在的教育越来越脱离实际了„„。事实上,课堂上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总有一些学生节外生枝,总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时阴差阳错。而这时教师还只是为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漠视课堂上对动态生成的“土壤”培育,把课前的预设奉若圣明,视为圣旨,不敢越雷池一步,对课堂中的“不和谐”音符置若罔闻,避而不谈,甚至视课堂中的生成为异端邪说。他们应认识到:学生是一群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灵,是有着强烈独立意识、鲜活生命体验和时尚现代观念的青春勃发的中学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陈腐的知识经验还有落伍的历史观点可能会引发激烈的思想交锋,有些看似偶然的课堂意外或离经叛道的奇谈怪论,其实是虽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他们的问题往往也是随教材内容或教师的启发诱导等即兴而来的。我们的一些教师正式由于对这些“不和谐音符”的视而不见才导致他们丧失了宝贵的生成性资源。

面对课堂上的“阴错阳差”、“节外生枝”、“灵光一闪”,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而需要我们老师智慧的引领,使师生激情燃烧,个性彰显,智慧喷薄,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灵动的、充满生机的,教学质量和效益才会不断地提高,教育事业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


(未完,全文共10316字,当前显示13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