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品德学科教学常规

中小学学科教学常规

(修订试行)

总则

学科教学是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身心的健康成长,都需要构建理想课堂,培养和优化教学特色。为了规范中小学学科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本着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优化参与度,师生平等合作交流、优化亲合度,着眼宽松和谐自然、优化自由度,培养知识方法能力、优化整合度,指导发现体验实践、优化练习度,引导关注社会生活、优化延展度等原则,特制订《中小学学科教学常规》。

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应当注意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课前准备

1、认真钻研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准确理解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全面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精神,科学把握课程体系,熟悉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从整体上驾驭教材。

2、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在生活中备课,在学生中备课。克服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综合化、生活化、信息化,并注意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坚持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和有的放矢。

3、及时制订学科教学计划。计划应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提出,内容包括教学总体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分析,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含教师自修计划、教研活动、课外专题活动等),以及教学进度等。计划的制订必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规划和设计全学期的教学活动。

4、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本着理想课堂所要求的知识方法能力系列目标,需要优化整合度。应坚持:①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需在各人深入钻研教材,注意广泛学习并了解学生实际,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分别按照考试、考查学科和素质技能学科,以及必修和选修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相关的课程要求。原则上每组课文(或每一章节、每一单元)安排一次。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要组织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认真完善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然后交流近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以形成共识。

②备出个性教案。每位教师需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集各家之长,写出个性化的课时教案,不得抄袭或直接使用他人的现成教案。一般情况下应保持1~2个课时的提前量。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具准备、预习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练习安排、相关活动等。并应预留“教后反思”栏目。教案内容的主体部分,应当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应当关心又能够理解的社会生活和学生成长之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安排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双边活动。年轻教师必须写详案,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教育教学效果良好,经学校认可后,可备活页教案,二次使用,在原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充实、提高。

二、课堂教学

作为理想的课堂,应注意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全体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参与,即优化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练习和实践的互动中学习,即优化教学过程的练习度。

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改变陈腐的教学观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坚持走改革之路,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课堂教学最优化,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未完,全文共6569字,当前显示130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