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形象的重要性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意味着教师是打开人类心扉的智者。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担当着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的社会责任。因而教师的角色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或深或浅、或好或坏的印象,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我们说的“角色形象”,并不单指某个动作或服饰、长相,而是指一个人从内到外全部生活姿态提供给公众的整体形象。它一方面显示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素质,同时更透视出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审美情趣和人生追求。
教师的角色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崇高的敬业精神。古今中外教师职业都不是物质上最富有的职业,但却是最令人尊敬的职业,就是因为教师具有安贫守道、勇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并因此影响着他们的人生选择和精神信仰。今天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如果抵挡不住各种名利的诱惑,便站不稳三尺讲台;同样如果不能忍受清贫、甘于寂寞,就不可能有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甚至因此误人子弟,枉为人师。
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的尺度,责任心也反映着一个教师的敬业程度,要让学生尊敬自己,就得要有值得尊敬的地方。教师要求学生信仰科学,追求真理,自己首先应该是科学知识的坚定追求者和信仰者,教师要求学生刻苦、踏实地学习,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有勤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态度。教育者必先自己受教育,为人之师。没有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热爱,没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没有宽人严己的处世哲学,没有淡泊名利的恬淡心态,便不可能成为一个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教师,起码不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教师。
2、丰富的学科知识。教师是知识的载体和文明的传播者之一。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种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课堂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从世界范围看,科学大分化和大综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当代学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长的。他们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挑战和怀疑,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积极探索教育规律、丰富新知识就成为迫切需要。
(未完,全文共2707字,当前显示8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