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建设兵团民族工作的经验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发展的成效、经验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吴海峰、陈明星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在不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始终把粮食和农业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以粮带畜、种养相促,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实现了从缺粮大省到国人大粮仓大厨房的历史转变,形成了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粮食安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回顾和总结河南农业30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中原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历史嬗变:农业发展实现大跨越
回顾河南从曾经的缺粮大省转变为如今的国人大粮仓大厨房的历史发展,30年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吃粮问题不再难(1978~1983年)
河南,这一承载着中华文明发祥地厚重文化的中原大地,自南宋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越来越落后,甚至俨然成为贫穷的代名词。1949年河南解放,在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但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推行,严重压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结果,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前,河南的粮食产量一直低迷,保证不了本省人民的吃饭需要,粮食和农业始终是河南最大的问题。1978年,全省粮食产量也只有420亿斤,人均占有量594斤,仍为粮食净调入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赋予了农民生产自主权,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保障了农民的劳动成果,激发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加之同期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中原化肥厂的顺利投产增加了化肥投入,农业科技不断进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尤其是1982年起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的强力推动,河南农业发展实现了飞跃。1978~198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由420亿斤增长到581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递增6.7%;人均占有量从598斤提高到767斤,年均递增5.1%。到1983年,尽管当时主食中粗粮占的比重还比较大,但河南的确解决了本省的吃饭问题,粮食除养活自己外,粮食开始输出省外,甚至普遍出现了“卖粮难”。
(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1984~1992年)
随着粮食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及收购粮食“打白条”现象,为此,1985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河南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行了改革,对大部分农产品主要实行市场调节,对主要农产品实行国家合同定购和市场流通的“双轨制”,并对部分农产品收购价格进行了调整。由此进一步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多种经营,也为农村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各地在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以棉花、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积极发展林果生产。根据农副产品和秸秆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河南确定了稳定猪禽生产、大力发展草食畜禽的指导方针,促使畜禽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畜、禽、渔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刺激了粮食稳定增产,促进了以
粮带畜、种养互动,促进了种植业内部乃至农业各部门的良性循环。1991~1992年,国家两次提高粮食销售价格,实现了购销同价,结束了近40年粮食统销的历史。为了促进粮食市场化,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三年后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正式推出期货交易。“郑州价格”的产生,结束了中国没有粮油批发价格的历史,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市场的“晴雨表”。
(三)向农产品精深加工进军(1993~2002年)
(未完,全文共8197字,当前显示14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