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建设兵团民族工作的经验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点与基本经验
要不断总结经验,要继承传统经验,要借鉴外来经验,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超越,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迎接挑战中坚持,在适应新环境中发展,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认真总结和概括30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特点:
30年来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都可以做出一定概括。从宏观上看,大体可归纳三个特点:阶段性、创新性和转型性。
㈠阶段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经过了四个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到1983年十二届二中全会):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新局面的开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思想政治工作端正了前进方向,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从1983年开始,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开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阶段(1983年到1992年等小平南方讲话)。思想政治工作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过程中曲折发展。十二大以来,两个文明一起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针。但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偏向,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没有始终一贯的进行下去,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全党全国上下认真总结经验,开始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阶段(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面创新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掀起了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指出了明确方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与市场体制相对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始全面探索和创新。
第四阶段(2002年到现在),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发展中呈现明确的人本趋向,致力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指导思想,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使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鲜明的人本转向。以人为本,关注民主,倡导和谢,化解矛盾,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等,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趋向和指导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㈡创新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不断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中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地位和作用、内容和方法等在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前进。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理论上形成了一系列重大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层面的理论创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创新。这些新理论新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迫切要求。
(未完,全文共4548字,当前显示13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