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航空公司组织机构

我国航空公司组织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张小平

我国各大航空公司自1987年12月民航体制改革以来发展迅速,短短的15年里,在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客公里、货邮运输周转量都有突飞猛进增长的同时,,一个重要而被容易忽视的问题随之而来,现行“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甚至阻碍了航空公司的发展。因而,借鉴国外航空公司组织管理的先进经验,进行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航空公司的具体实际,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航空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着重体现管理思想与管理组织现代化;适应国际民用航空运输业组织管理的生态环境,建立具有可操作性、成长性组织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当务之急。

一、国外先进航空公司的组织管理模式

相比之下,欧洲、美洲、非洲、亚洲与大洋州航空公司相对于我国航空公司的历史来讲要长一些,因此,借鉴它们组织机构的成功经验,比较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长处,对于我国航空公司组织管理模式基本框架的建立,无疑是有帮助的。我们知道,航空公司所经营的航空运输业是一种可以使比它所服务的对象更广泛得多的公众产生兴趣的行业。

近年来,经常排名世界前几位、卓有成效的航空公司组织结构特点是是:瑞士航空公司组织结构的趋向是集权,偏重于市场活动。最大的特征是从总体上改变了原来体制中运输业务与销售、飞行与客舱服务、工程与维修、财务与经济四大块的划分,将“市场活动和销售”职能分开,将飞行与客舱服务、工程与维修合为一体组建为“技术与飞行”职能部门,机上服务仍在其中;强化了“人事与组织、计划与财务”的职能。

新加坡航空公司是高度分权的,重点放在顾客上,市场活动、市场计划、客舱服务等部门都要直接向常务董事汇报。新航对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顾客服务方面,它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它的组织结构中,主要组成部分是“客舱服务、机务工程、航务、市场活动(广告)和市场计划”五大系统。

汉莎航空公司已经形成了高度分权并且非常重视地理位置的组织管理模式。负责管辖地区销售和飞行的“地区管理部门”是汉莎航空公司组织架构与其他航空公司不同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区分权的概念对越来越多航空公司组织机构的构思中产生越来越多的重要影响。主要系统为市场活动与广告、运输业务、航务、运营、工程、航材、维修;地区管理部门涉及法兰克福总部、德国国内、欧洲、近东、非洲、北美和中美、南美、远东八个地区。

我们再看一看欧美和亚太其他较有影响的航空公司:

英国航空公司采用了一种新的组织概念――由市场形成的商业组织结构主要旨在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运营、能够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有利于改进顾客服务。新的组织结构朝着围绕以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北美洲与加勒比、北欧、南欧、非洲、中东与印度次大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远东八个市场中心,覆盖旅游、

1包机、货运三个不同性质的业务。

北欧航空公司作为丹麦、挪威、瑞典三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的航空公司是很独特的。北欧航空公司过去曾把管理重点放在技术改造上,想在航线生产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更便宜;由于没有面对市场,反而使成本上升加上减员等资源减少导致服务标准降低;最终造成生产力与服务质量双重下降的“恶性循环”。北欧航终于认识到:必须从一家着重产品的航空公司转为面向市场的航空公司;资源必须充分用来满足市场的需要。为此,北欧航空公司设计了面向市场的崭新组织模式,使之成为欧洲最能严守航班时刻的航空公司之一。


(未完,全文共6984字,当前显示13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