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办学水平
乌伊岭区小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新课程改革也在我校全面铺开,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我校正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以激励教育理念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扮演角色,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课堂教学,是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材、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策略的采用,最终都要落在“原点”——课堂中体现。在2013年下学期班子会议上,明确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方向和教学思路,教育要发展,校本教研必先行,提出了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打造高效课堂,使教师能真切地感受现代教育理念的精髓,感受教学活动丰富的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推进我校的课堂改革“4+1”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努力,课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个总结,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全面参与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进而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我校成立了课堂改革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
1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同时,在全体教师中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心系课改、人人参与课改”。全体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二、简介“4+1”教学模式
1、我校的课堂改革教学模式。是“4+1”教学模式。
2、目标任务。是以“一二三”工作思路为指导,即围绕一个中心,深化两项改革,实现三个转变,推动小学学段课堂教学全面改革。
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实现课堂教学科学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打造高效课堂。
两项改革。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三个转变。一是教学方法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课堂师生活动由以教师讲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三是学生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3、基本理念:
1、以学定教。
2、平等交流。
3、引导自主。
4、尊重差异。
3、总体模式
“4+1”教学模式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教师点拨,当堂检测,每日一练。
“4”就是课堂的四个环节。
自主学习。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教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听”,而是自主的“学”,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以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为线路图,进入课程,熟悉知识。
“合作交流”是课堂的第二个环节,侧重学生的交流学习成果、讨论自主
2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合作意识,发挥集体智慧。
“展示汇报、教师点拨”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研讨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对学生在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达到拓展提升的目的。
“当堂测评”是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测评题,在设计时考虑到学困生,开始时降低难度,在逐渐提高难度。
“1”就是每日一练。
对学生当天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坚持课堂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1、教师教法之变:
(未完,全文共6716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