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切实抓好村级债务的化解工作

杨寨镇

我们杨寨镇国土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951亩;23个村,个村民小组,11847个农户,总人口53808人,其中农业人口48624人村,属广水市人口和农业大镇;地处广水市东部,东与大悟县接壤,南与孝昌县毗邻;京广铁路、107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独特,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村级严重的负债问题使集体无钱办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弱化了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影响了干群关系,形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债务问题,把化解村级债务工作摆上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2003年7月份,我镇全面开始了化解村级债务工作,采取了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清理财务、盘活资产、政府让利、资源共享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引导村级开展化解村级债务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全镇23个村债务总额由2003年7月以前的1264万元,减少到867万元,化解397万元,村平化债17.3万元,化债率为31.4%,化债面为100%,大部分村已基本摆脱了债务的困扰,为村级可持续发展夯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

1、成立专班,领导到位。我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化解村级债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村化债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全镇抽调92名国家干部及部门职工,组建了23个工作专班,分赴到23个村具体引导、指导和督导各村化债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了有老干部、老党员、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7--9人参加的清理财务、锁定债务工作组,具体负责摸清本村的债权、债务等工作。

2、宣传政策,认识到位。村级债务的形成由来已久,千端万绪,错综复杂,每一笔债务的背后都有一则故事,每一笔债务的成因都有一段经历,每一笔债务的化解都是一个恩怨......。高筑的村级债台,已经成为农村财务的“马蜂窝”、经济发展的“拦路虎”、社会和谐的“绊脚石”,确似一颗顽固不化的“毒瘤”所以,国家干部和村干部怕捅这个“马蜂窝”、怕触这个“毒瘤”、怕惹“蜂子追癞痢”,都有一种畏难情绪。对此,我们多次召开国家干部、村干部会议,大力宣传政策,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了机遇意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都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既然上级领导有要求、广大群众有期盼、基层干部有夙愿,无疑是化解债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们要牢牢抓住,切实解决好这一顽症。二是强化政绩意识。一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农村财务千疮百孔,牵一发而动全身,与其说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还债,倒不如把这些资金花在公益事业建设上,多出政绩。也有一部分干部认为这次化债搞得不好就会鸡飞蛋打,事倍功半,虎头蛇尾,影响政绩。是知难而进,还是知难而退。我们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讨论和分析,开导大家解放了思想,树立了化债还债也是政绩的积极观念。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化解村级债务是当前农村第一难的工作,也是一项吃力不讨好、容易得罪人的工作,少数干部有“新人不应理旧事、别人能过我能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身上不痒捉虱子咬。”的观念,不愿清理财务,怕暴露问题得罪人,怕沾亲带故切肉连了皮。对此,镇党委、政府没有听之任之、人云亦云,而是强化了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责任意识,采取化债与与干部工资报酬挂钩、与干部任用挂钩等奖惩措施,要求凡是化债工作落后的村,年终不得评先表模,相关干部不得提拔重用。

二、源头治理,全面化债


(未完,全文共5022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