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管理工程系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阶段性工作汇报
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
础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目前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内容相对比较孤立,联系性不是很强,没有能够发挥基础课程的应有作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需要以及更好的配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分析,在整合基础课程相关内容、采取措施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更好的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适逢高职高专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大潮,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本人在担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方向说说自己的体会。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一个前期的铺垫,从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面来说,它应该是强调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一般而言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构成艺术)、图形创意等课程,整体而言,在课程设置相差不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装饰雕塑、图案等课程等,不一而足。
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重视,在实践中正不断地加以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响。而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从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的模式,开设内容都是按照素描、色彩、构成等进行分类,尽管在教学内容上面偏向于设计教学,但也不排除简单照搬照抄过去的模式等现象,和本科相比,最大区别就是课时数量上的压缩。这样,一方面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绘画水平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基础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千人一面,导致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基础课程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情况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如何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学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融合,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起到应该具有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也需要适应专业及社会的发展
毋庸置疑,由于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服务职能,因此他也要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课程方面来说,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历史都比较短暂,在千里只为一次分享我的泪水你的喜悦
课程设置上难免出现本科类似专业的翻版,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就业市场的开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还留有历史印迹,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在许多方面难免也存在一些过时的理念。
(未完,全文共3949字,当前显示11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