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校本培训的形式创新

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

一、课题研究的的背景

作为一次深刻全面的教育革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既是一次绝佳的锻炼升华的机会,又是一次极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不仅要求他们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而且更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人的层面,已然成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打造一支研究型、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成为了一个务必要完成了重要任务。

这支队伍从整体上看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工作热情较高,但是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二是能够较快地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华而不实;三是虽然这一群体大多是师范专科或者本科学历,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近年来,学校调入了一部分农村教师,其中的青年教师尽管能够扎实工作,但是受制于原有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鉴于此,尽管建设一支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就成为学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而校本培训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针对性、全员性、实践性受到了各学校的青睐。因为校本培训能够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师本人的自我反思,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助、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与实践引领,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基础教育新课程在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功能、课程的内容、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教师全方位地转变教育理念来与之相适应,其中包括教学观念与行为、心智模式等。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须重新塑造、定位自己: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经验的传递者;第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学习的强制者;第三,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而不是“教书匠”;第四,教师应该成为合作者,而不是单一型的某一学科的教师;第五,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者,而不是旧观念与旧知识的守护者、释放者。而若要实现教师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教师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的作用至关重要。基于校本的教师培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一传输理论知识的做法,把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凸显出来了,使传统的唯书本知识转变为校本探究和体验。因此,本文从校本培训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对于进一步强化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对于进一步丰富校本培训的理论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通过开展校本的培训,能够为教师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增强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打造教师学习型团队,进而逐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只有以校本实践为基础,才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更加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而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地调整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这一角度而言,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不仅可以有力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而且也能够进一步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一是对于校本培训在认识上不到位


(未完,全文共5501字,当前显示13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