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我国在工程建设中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调研报告

(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专题报告之一)

关于我国在工程建设中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调研报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工作委员会2002年6月20日北京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网

为了深化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和质量水平,加速培养和建立我国的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与国际竞争实力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适应加入wto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受建设部的委托,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领导下、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和各行业勘察设计协会支持下,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工作委员会,先后召开了工业和民用21个行业协会秘书长会议,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实行过多种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以建设单位自营方式为主。这一阶段,设计、施工力量十分薄弱和分散,所谓自营方式就是建设单位自己组织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自己招募工人和购置施工机械、采购材料,自行组织工程项目建设。

第二阶段,从1953年至1965年,学习苏联模式,实行以建设单位为主的甲、乙、丙三方制,甲方(建设单位)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组建,乙方(设计单位)和丙方(施工单位)分别由各自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建设单位自行负责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具体管理。设计、制造、施工任务分别由各自的政府主管部门下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许多技术、经济问题,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协调和负责解决。

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4年,大都以工程指挥部方式为主。许多大、中型项目的建设,采用建设指挥部的方式,把管理建设的职能与管理生产的职能分开,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期间设计、采购、施工的管理。项目建成后移交给生产管理机构负责运营,建设指挥部即完成历史使命。我们国家有很大一批建设项目是在以上几种管理模式下建成的。

第四阶段,是学习国际通行工程项目管理方式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方针以后,随着大量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国外资金和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设市场,相继带来了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方式,建设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80年代初,工程建设领域开始推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工作,先后经历了探索、试点、推广三个阶段。近二十年来,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对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单位开展工程总承包工作颁发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规定和办法,指导和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发展。

198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4]123号),明确指出"各部门、各地区都要组建若干个具有法人地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工程承包公司,并使之逐步成为组织项目建设的主要形式"。"工程承包公司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设备选购、材料定货、工程施工、生产准备直到竣工投产实行全过程的总承包或部分承包"。

1984年11月,国务院又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工程设计改革的几点意见》(国发[1984]157号),指出"承包公司可以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始直到建成试车投产的建设全过程实行总承包,也可以实行单项承包"。


(未完,全文共15273字,当前显示13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