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的整体观
关于合作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体系的研究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市辖6乡4街道办,有38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建成“文图”两馆各1个,乡(街道)文化站7个,农牧民书屋47处(合作寺院1处)。现拥有业余文艺骨干150人。建成乡(街道)健身点10处,在市区广场、街道社区、机关院内、乡村安臵建设路径14条,建设器材112套,篮球架62副,体育彩票小篮板2个,乒乓球架25付。近年来,我们以重大节庆为契机,多次举办旅游艺术节,广场文化活动,文化“三下乡”活动,平均每年开展各类活动近20场(次)。民族体育运动不断增强,经常开展的体育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橡棋、长跑、登山、速度赛马、乘马拣哈达、赛耗牛、举皮袋、押架、集体拔河、俄多、摔跤、马上绳棒击球、健身操、摩托车技术赛等项目。初步形成速度赛马、乘马拣哈达、赛耗牛、举皮袋、押架、集体拔河、俄多、摔跤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热潮,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现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6人,晨练点56处,晨练人数每日达到3000人(次)。
二、差距和问题
1、就调研的情况看,已建成的“两馆”和文化站,农牧民1书屋由于资金短缺缺乏配臵相应和必要的馆内设备设施,给正常投入使用带来困难,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2、图书馆缺乏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致使图书馆的业务及服务工作只能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既不能适应文献信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工作效率不高,图书馆的业务水平上不去,又不能充分揭示民族地区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使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特色资源达不到共知和共享。
3、市“两馆”及各文化站,农牧民书屋由于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致使文化三下乡活动和民族体育活动的规模小,内容不丰富,限制了活动开展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广大农牧民群众享受先进文化成果,发展民族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满足不了利用各文化站等基础平台更好地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
(未完,全文共2637字,当前显示8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