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析

篇一:解析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析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能够带来新发现的革命胆识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能力,它尤其需要一种独立精神和一种判断能力,前者使人足以摆脱流俗观念的影响,而后者则使人透过表面的现象,抓住潜藏的事实。”〔1〕《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毛泽东以非凡革命胆识写就的经典著作,毛泽东在报告中所体现出的独立精神和判断能力令人叹为观止。本文试图就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敬请指正。

一、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动因

关于毛泽东赴湖南考察的动因,不同时期的说法不一。1926年12月28日的长沙《大公报》这样报道:国民党中央党部执行委员毛泽东将赴宁乡、新化、衡山、衡阳、湘潭、醴陵、宝庆、攸县、武冈、新宁等十余县“巡视党务状况”,湖南省党部委托毛泽东:“

(一)考察各种纠纷之原因,指导解决方法

(二)宣传农工运动之重要”〔2〕。从这则报道看,毛泽东此行的身份是“国民党中央党部执行委员”,主要使命是“巡视党务”,而对与农民运动相关问题进行考察,则是由于受到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委托。这与1937年11月问世的《毛泽东自传》的说法明显不同:“在上海,我指导着共产党农民部,并被派往湖南做农民运动的视察员。”〔3〕至于为何人何组织所派,毛泽东没有说。但从语气来看,应该是指受中共中央派遣去考察湖南农民运动。1952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题解则提供了另外一种说法:“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写了这一篇报告。”〔4〕题解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毛泽东就是为了反驳对农民运动的责难才去考察的。这些看似矛盾的记载其实并不矛盾:毛泽东想反驳对农民运动的各种责难,中共中央也很想进一步了解农民运动,因而毛泽东被派往湖南考察。恰好此时国民党中央委派毛泽东“巡视党务状况”,湖南省党部又委托毛泽东对诸多问题进行考察。毛泽东此行是受到多方委派,负有多重使命。为什么不同时期的说法上有明显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时期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大公报》的报道的背景是国共合作,而且当时的共产党人一般以国民党的名义活动,因此强调毛泽东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毛泽东自传》出版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当然要强调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作用,因此从共产党的角度进行介绍。至于《毛泽东选集》题解的说法,也是由选集的性质决定的,作为个人选集,自然要突出作者自己的特殊作用。可见,这几种说法并不矛盾,只是不同时期选择的角度有所区别。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写作


(未完,全文共11761字,当前显示10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