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

日本和韩国养鸡产业的发展和一体化经营模式

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入世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对于种植业部门,面临进口农产品冲击的压力有可能会增大。然而对于养鸡产业来说,情况略有不同,养鸡产业属于加工性质的产业,它们对耕地的直接依赖性较小,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更多。如果我们采用现代化的养鸡技术和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抵挡进口产品的压力,而且可以借助加入wto的东风,扩大出口。因此,研究国外的相关产业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和韩国的养鸡产业同属于进口加工型,也即是从美国进口饲料粮食和种鸡,在国内生产鸡肉和鸡蛋。这两个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采用现代化养鸡技术,在六十和七十年代采用一体化经营模式。因此,研究这两国的养鸡业的发展过程和一体化经营经验,对我们来说是很有用处的。

1.日本现代化养鸡的发展过程

虽然日本的养鸡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采用近代化方式养鸡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从1950年到1975年之间,日本饲养鸡的总数增加了10倍。日本养鸡产业的现代化是同美国有紧密的联系,因为日本养鸡产业的种鸡、饲料和饲养技术中的绝大部分依赖于美国。日本除了引进美国蛋鸡、肉鸡中的优良品种外,还学习和采用了美国养鸡产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特别是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的养鸡业也美国一样经过了各种养鸡经营的发展阶段,包括农户家庭养鸡,专业化养鸡和产业化养鸡等各个阶段。从养鸡数量来看,1951年日本全国养鸡总数是1600万羽,到了1970年增加到了1亿7千万羽,整整增加了10倍多。虽然养鸡的总数在增加,可以养鸡农户的户数急剧减少,同时平均每户养鸡场规模逐渐扩大。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养鸡总户数是450万户,到了50年代末期随着专业化养鸡的出现,养鸡户数就开始迅速减少了。1961年日本养鸡总户数下降为384万户,1971年更减少到137户。在1961至1971年的10年中间,日本的养鸡户数减少了三分之二。然而平均每户养鸡规模在1961年是116羽,到了1971年增加到906羽,在十年中增加了9倍。大规模养鸡农场在日本养鸡存栏总数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971年养鸡规模在1000只以上的农场数只占全国养鸡总户数的1.9%,可是它们他们饲养鸡的羽数却占日本存栏总数的72%。

50年代的日本农户养鸡主要采用放养的形式。养鸡农户用家庭剩余的食物,少量自家生产的谷物和青饲料喂鸡。他们也不搭建鸡舍,晚上就让自家的鸡在屋檐下休息。看管鸡主要依靠家庭妇女和老人的劳动。农户养鸡有两个目的,其一通过出卖鸡蛋和鸡来补充家庭的现金收入,其二是供家庭食用,日本在50年代大牲畜,如猪和牛肉食用不多,鸡蛋和鸡肉就成为他们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之一。

根据日本战后同美国达成多种农业协议,日本从50年代起就不得不大量进口美国的谷物,到了60年代初期进口谷物逐渐地被改为进口饲料用粮食。随着配合饲料技术的发展,日本的养鸡开始由农民家庭养鸡转向加工性和商业性质的养鸡。养鸡产业开始转移到大城市的郊区,形成了专业化养鸡农场。

城市郊区养鸡的优点是离港口近,运输饲料方便和成本低以外,同时还有离人口集中,距离消费地较近等有利因素,便于鸡蛋和禽肉的运输和保鲜。这时期日本大部分的养鸡场都集中在太平洋沿海。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有70%的日本养鸡农场是集中在这些地区的。


(未完,全文共5323字,当前显示14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