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茅塘镇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困境与选择

[摘要]中国的城镇化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发展能力和水平,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至关重要。世界经济史表明,推进城镇化是已经完成工业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这也是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和如期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综合改革破解面临的困境和难题,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3-0049-05

一、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1.从经济规律看。世界经济史表明,推进城镇化是已经完成工业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这也是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和如期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战略选择。工业革命以来,一个国家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都借助了城镇化这个平台。实践证明,发达国家成为强国的过程,也是其城镇化率逐步攀升的过程。转型时期的中国,必须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最终实现现代化。

2.从国家战略看。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城镇化,没有先例可循,单纯拿来主义不可行,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把握好方向。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首次超过50%这个城镇化拐点,标志着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即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凝心聚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标准,真抓实干,破解改革发展难题。

3.从生产要素看。其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离开了劳动者生产力就失去了内涵。劳动工具需要人去创造和使用,劳动对象需要人去作用,离开了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了不发生任何作用的废物。人们常说的生产力都是讲的社会生产力,即群体生产力,而不是个体生产力。群体生产力就有一个合力和分力问题,只有群体生产力中每个劳动者的奋斗目标一致,合力才能最大化发挥出来。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全国人民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常住人口,其需求无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下,在企业最大化承担社会责任前提下,居民必须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让自己过上一天比一天好的日子,每个个体都好了,全民都好了,国家就好了。所以,要让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每个人内心都充满希望,从而创造价值。要让广大农村居民和转移人口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努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和谐社会。


(未完,全文共7948字,当前显示13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