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民主监督的途径探索
提高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组织化的途径探索
一、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组织化建设存在的差距
全州各级政协的民主监督在促进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组织化意识不强、措施不够、办法不多、效果不佳、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认识不够。民主监督过程的漫长和步履艰难,造成民主监督观念淡化和监督功能的脆弱。组织化是为一定的目的进行组织,它强调的是严密科学的整体性和组织性。对民主监督的认识不高表现为民主监督组织化的意识不强。少数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在思想上,缺乏对民主监督的充分认识和应有正确理解,在行为上漠视民主监督、应付民主监督、抵制民主监督。错误认为民主监督是无事多事,无事挑刺,多此一举。部分基层政协领导认为民主监督缺少法律权威,随意性大,不好操作,加之对一些决策无法监督,对热点问题不敢监督,对难点问题无力监督,普遍缺乏监督热情和监督责任。政协委员双重身份,怕越位、怕添乱、怕惹麻烦,加之民主监督本身的非强制性,监督时间随意性和监督结果的不确定性,畏难情绪大。
(二)机制缺失。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反馈机制。监督乏力法规不完善,制约机制、保障手段受限,组织机构不健全,履职尽责的自我约束机制不严;民主监督外部机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展缓慢,监督无章可循,弹性很大,往往事后表态支持的多,事前参与主动影响的少;机制建设停留口头多,落实行动少;委员被动接受履行监督责任多,主动要求行使监督权利少。监督什么。怎么监督。虽有原则性规定和要求,但普遍缺乏程序性、约束性、操作性的规定,特别是具体到某一区域、某一部门(单位)更是如此。
(三)水平不高。履职实践中,基层民主监督与群众期望、社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是基层政协对委员民主监督积极性的调动缺少办法;二是政协委员由于个人自身素质和知情参政因素,对监督内容调研不够,提出的建议和批评角度不高,深度不够,内容不广,对推进工作改进作风指导性不强,民主监督工作整体水平不高。三是在监督队伍建设上,重推荐,轻规范,缺少应有跟踪,委员主体作用和集体智慧没有发挥。
(未完,全文共2697字,当前显示8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