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涉税信息采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当前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7-11-05
2004年,非税收人正式取代预算外资金的提法。虽然推进了财政收入管理机制的完善,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当前非税收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入规模过大,二次分配问题突出虽然部门预算改革的成效非常显著,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都纳人了预算管理,而且对非税收人的管理也日趋规范,相当多的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被逐步取消。但是,非税收人规模仍然过大,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接近,比美国、德国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高多个百分点,费大于税现象十分突出。更为严重的是,在非税收人的分配使用中存在着严重的二次分配现象。已经纳人预算管理的非税收人基本是由各主管部门自行安排收支计划,财政部门虽然履行了审核批准的程序,但并没有对这些资金进行强有力的监管。非税收人更大的部分没有纳人预算管理,许多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方案时只申报一个总体收人计划,对于其分配使用并不提出详细的方案,留待年中或年末时进行分解,形成事实上的主管部门二次分配和整个年度预算的调整,削弱了预算的刚性和法定约束力。如不制止,将危及国家财政的根基,影响税收“内在自动稳定器”对经济的调控功能的发挥。
(二)重预算内轻预算外,非税收入管理流于形式目前,各级政府每年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的年度预算收支安排仍然只有一般预算收支安排,而没有非税收人预算收支安排。在审核各部门的年度预算时,非税收人的审核基本上流于形式,非税收人支出并没有刚性约束。年初收人预算不足则进行追加,收人预算超过实际支出也不需要办理结转手续,收支项目调整随意性大,长期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由于缺乏法定的支出监管程序、对预算外资金支出没有过硬约束,难以实行严格意义上的监管。财政部门还是预算单位的工作人员,对非税收人的资金属性认识上仍然延续着过去的观念,导致非税收人预算不实或不准确,预算安排随意性大,预算调整频繁,财政监管形同虚设。
虽对非税收人采取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但未真正触及执收执罚单位利益,仍然是“谁收谁用,多收多用,多罚多返”,非税收人难以全额进人预算“盘子”。加之财政部门在部门预算安排上采取的是“先非税后预算”,有关单位甚至财政机关相关管理部门往往不愿把非税收人基数编制过高,造成科学的部门预算夹带人为因素,从而使非税收人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政府统筹调剂乏力。
(三)财政专户中的许多财政拨款形成了事实上的沉淀资金
(未完,全文共3459字,当前显示10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