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黄牛改良交流会材料

推广黄牛冷配技术

再创现代化畜牧业新高度

——喀什地区牲畜品种改良工作现场会巴楚经验交流材料

在全区上下积极投入“全力打造喀什在中亚南亚经济圈的重心地位”热潮中,我们迎来了“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过去的半年,在巴楚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地区畜牧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畜牧业工作以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中心,立足实际、面向基层,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转型步伐,取得了丰硕成果。2006年上半年,全县牲畜存栏达65.32万头(只),其中牛6.07万头。出栏各类牲畜28.87万头(只);出栏家禽214.4万只;肉产量为11739吨;畜牧业生产半年产值达到1.5523亿元,实现人均牧业收入145元,人均牧业增收22元。在品种改良方面,上半年完成黄牛改良15593头,其中黄牛冷配13580头,完成全年计划的51.25%。下面,我着重谈一谈我县在推广黄牛冷配技术工作中所积累的一点经验,供大家参考交流:

一、巴楚县推广黄牛冷配技术工作的主要成绩一是良种牛存栏增加。黄牛冷配工作自1982年在我县开展以来,良种牛从无到有,为我县黄牛改良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九五”、“十五”期间,良种牛存栏每年平均以9%的速度递增,使全县良种牛的存栏达到了目前的4.56万头,占总牛数的75.1%;总的良种畜达到40.1万头(只),良种率为69.5%;在良种牛中,西门塔尔牛达到29420头,荷斯坦牛(黑白花)16180头。二是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2004年末,全县黄牛冷配站44所;2005年,利用扶贫项目资金17.5万元又修建了7所黄牛冷配站,使黄牛冷配站由44所增加到了目前的51所,全县冷配覆盖面达91%。三是大畜牛的单产显著增加。通过20多年黄牛冷配改良工作,提高了牛的单产。用西门塔尔改良的牛屠宰率达到52%,较本县黄牛屠宰率47%提高了5个百分点;黑白花改良牛泌乳量达到平均年产4吨,是本县黄牛的4—5倍。四是改良技术明显提高。黄牛冷配怀胎率提高到了目前的87%,拥有冷配技术员50余名。五是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加强。通过黄牛冷配技术的应用,牛的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效益增加,带动了我县牛的专业化、规模化养殖,目前,全县养牛专业户发展到了270余户,养牛小区1个,养牛基地8个,其中县级养牛基地1个(现存栏牛400余头)。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未完,全文共3817字,当前显示9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