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湖北省潜江市移民新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湖北省治理湖泊的实践与思考

郭倡民

2010年第10期——社会建设

2009年11月,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武汉召开。这次会议选址“千湖之省”——湖北,应该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大会对湖北近年来治理湖泊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笔者意图通过简要回顾省察湖北的探索与实践,为破解湖泊治理这个世界难题提供一些参考。

湖泊今昔

湖北因湖扬名。众所周知,湖北因位于洞庭湖北面而得名。上世纪五十年代,全省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达1106个,湖泊总面积达7141.9平方公里,成就“千湖之省”的美名。闻名全国的洪湖是全省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武汉东湖的面积7倍于杭州西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世界知名的人工湖——三峡水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大部分水域也在湖北境内。

湖北因湖得利。在众多湖泊的滋润下,湖北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赞誉。湖北淡水产品产量多年列全国第一,水稻、油菜籽等产量一直位居前茅。湖泊还在全省供水、航运、旅游、防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北因湖而美。大大小小的湖泊如同镶嵌在荆楚大地的颗颗明珠,熠熠生辉。“四季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是对洪湖等水乡风光的真实写照。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主要遭遇了三次磨难。一是“文革”前后的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大片湖泊被蚕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围网养殖泛滥,导致湖泊污染日趋严重三是新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急剧扩张,湖泊周边人口日益密集,湖泊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

湖泊面积锐减。据统计,全省现有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958个,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了148个;湖泊总面积锐减至2438.6平方公里,仅有上世纪50年代的34%。武汉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洪湖经三次大的围垦后,面积由1950年的706平方公里,下降到348.2平方公里。

湖泊水质堪忧。据2007年对全省29个主要湖泊进行的水体质量评价显示,在29个湖泊中,水质为Ⅰ-Ⅱ类的3个,Ⅲ类的10个,Ⅳ类的6个,Ⅴ类的5个,劣于v类的5个。名扬天下的洪湖因过度围网养殖,水质一度降至劣V类。2007年,武汉市40个城中湖中过半水质劣于五类。

湖泊功能衰退。由于围垦及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原因,过去一些通江达海的湖泊被人为阻断,处于封闭状态,丧失了自净能力;全省大多数湖泊通航、蓄洪、灌溉功能减弱;位于城区的湖水基本不能饮用,一些湖区群众甚至陷入饮水难的窘境;生物多样性也受到影响。洪湖在上世纪50年代江湖阻隔前,鱼类不少于90种。江湖阻隔后,1995年只记录到57种。

湖泊的现状让湖北人由优转忧。怎样保护湖泊,让湖泊休养生息,成为摆在湖北人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治湖之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泊治理逐步摆上了湖北省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特别是近几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湖北省把湖泊治理作为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治湖方略,因湖施策,综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未完,全文共5163字,当前显示13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