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路径的思考
----以江苏省淮安市实地考察调查为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当前,我国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农村相对落后,城乡经济实力、居民收入、环境面貌、道路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上都存在显著差距,城乡一体化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主要任务就是化农村、化农民,关键是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第三产业,注重各种要素向农村集聚,着力提升乡镇的功能和品质,推动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生活。当前,城乡的差别首先是思想的差别,这种差别便是横亘在城乡一体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道思想“鸿沟”,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以及劳动主体必须彻底摒弃“重城轻乡,强工弱农”的思想。新型城镇化不能局限在农业、农村工作范畴,必须上升到区域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科学谋划,打破城乡规划分治和条块分割的现状,完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新型城镇化并不是要消灭农业、农村,而是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引导扶持力度,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地进行造城运动,逐步开展土地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改革,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消除城乡经济壁垒,打破城乡分离状态,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谐共荣的科学策略。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蓝图。要树立整体协调、全域覆盖的规划理念,废止县乡分割、城镇分立的规划设计,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格局,使城镇、村庄突破行政界限,实现城市与乡村科学融合。因地制宜地把区域内的居民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信息网络等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江苏省淮安市各县(区)政府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布局初步形成,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成效明显,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如涟水县红窖农民公寓、盱眙县的马坝工业集聚区、淮安区的施河教学具等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靓丽风景线,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农民集聚。但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农业的素质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开始显现,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制约日益显现,农民增收渠道拓展难度大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1、资金制约。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即使政府全面组织,引导多方出资共建,资金仍然难以满足。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主要依靠上级投资和农民自身投资。因此,资金短缺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最大“瓶颈”。
(未完,全文共10543字,当前显示12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