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传统武德文化对培育四有军人的借鉴意义[模版]

传统武德文化对培育四有军人的借鉴意义

摘要。传统武德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是实现强军目标、培养新四有军人新形势下重要的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武德文化是有益于当代军人道德建设的精华,是新四有军人内涵的来源之一,对培育新四有军人有重要借鉴意义。

武德,即从武、用武、尚武之德性,是对传统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爱国爱民”、“爱军习武”、“顽强战斗”、“军人气节”、“仁者无敌”等都是武德文化的重要内容。武德,早在春秋左丘明时期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的论述。随着时代的进步,武德文化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培育四有革命军人是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再进化、再体现。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等都可以在武德文化中找到印记和印证。传统武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孙子兵法》可谓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源头,作为“百世谈兵之祖”,书中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培养四有革命军人,建设具有高效战斗力的现代化人民军队、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在其他历史时期也不同程度对武德文化进行了继承发扬和丰富发展,如西晋羊祜所著《平吴疏》亦是著名军事策论。中华武德文化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革命军人的英勇气概,对新时期培育四有军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忠诚”作为传统武德文化的重要思想,向我们揭示了“有灵魂”的核心内涵。贾谊《治安策》中讲:“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忠诚作为武德的基本规范,源远流长,戚继光“倡忠义之理”、《左传》讲“临患不忘国忠”,孙武把“忠”放在战胜敌人的五大要素之首,古代军事家等对忠诚的推崇,向我们展示了忠诚的重要性。习主席指出,有灵魂就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对党的要求要坚决恪守,对强军梦要有坚强信念。古人讲“克己奉公、廓然大公”,就当代来讲,就是要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党,就是对党“唯一的、彻底地、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古代著名军事历史人物大多宣讲爱国主义,实质也是对有灵魂的反映,爱国即“大节”,既要爱国也要爱党,铸牢军魂。兵学圣典都把“忠”作为军人的基本品质之一,孙武要求“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诸葛亮强调“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军魂,忠于国家、忠于党对成为有灵魂的革命军人必不可少。


(未完,全文共3249字,当前显示10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