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樊城教研室刘庆功

一、相异构想的提出

相异构想的提出与教学中两大困惑有关:

困惑一:许多教师都严格地控制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严格地控制着学生思维的每一个进程,希望自己能够让学生径直地获得正确的答案。但是,实际情况是,不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多么谨慎,学生还是会出错。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学生会出错。

困惑二:作为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对于某些知识点,不管教师如何强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都会出错,甚至“屡教不改”。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为什么反复出错。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及由此产生的相异构想的干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些成果对西方国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相异构想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少。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中相异构想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相异构想的概念

研究表明,早在正式学习有关知识以前。学生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一些非科学的概念、经验和特有的思维方式,用以理解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种现象。一般将学生正式学习有关知识前形成的这些概念称为前概念,前概念有时与科学概念并无冲突,但有时则与正确认识和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这种偏离或背离科学概念的错误思维结构称为“相异构想”。

三、“相异构想”形成的原因产生相异构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观念和思维上的障碍,也有来自逻辑上的错误。一般认为形成“相异构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某些生活感受导致错误的理解。学生把这种看法视为“常识”,认为这已是千真万确的了。

②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设置不恰当,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生偏差③学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不愿接受正确的概念

④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正确的观点和概念难以建立

四、相异构想的特征

(1)广泛性

相异构想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①涉及的知识范围广

②涉及的主题层次多。相异构想存在与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中,基础差的学生有,基础好的学生也有。

③“相异构想”类型多种多样。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环境、活动范围、文化背景等不尽相同,对同一类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不完全相同,导致学习新知前头脑中的“相异构想”多种多样。

(2)自发性


(未完,全文共3175字,当前显示9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