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湖南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社科院课题组

批示来源:获得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的批示课题负责人:朱有志,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云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厅级纪检员,研究员课题组成员:周少华、湛中维、周湘智、肖卫、蒋俊毅、陶庆先、杨顺顺、胡守勇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湖南的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决策,更是湖南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要完成这一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满信心、总揽全局、科学谋划、加快推进。

一、坚定信心:能“率先”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我们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既源于外部环境的有机可寻,也源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更源于湖南近几年“两型”建设实践打下的坚实基础、积累的丰富经验。

1、湖南实践有基础

2011年湖南gdp接近2万亿元,并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10位。两型规划体系基本形成。高起点编制了综改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区域规划,以及10个专项改革方案、14个专项规划、18个示范片区规划、87个市域规划,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规划体系,明确了“两型社会”建设的行动路线图。重大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全面启动了大河西、云龙、昭山等五大示范区18个示范片区建设,顺利完成了武广高铁、黄花机场扩建工程、长株潭三市通信并网升位及芙蓉大道、红易大道、长株高速等一批跨区域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了长株潭城际铁路、三网融合试点等重大项目建设,试验区改革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实效。湘江流域重金属削减率达50%以上,洞庭湖局部水质由整治前的Ⅴ类、劣Ⅴ类上升到Ⅲ类,清水潭由污染重灾区一跃成为循环经济工业园。重点领域改革进展顺利。以项目化管理方式全面推进了十大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了资源节约价格杠杆调节机制、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土地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及“两转变一纳入”、“两退出两获得一保留”、“四变三集中”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产业“两型化”发展成效显现。传统产业高新化、“两型”产业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工业经济呈现出“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推进机制初步建立。确立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推进机制,成立了高规格的工委、管委会;组建了试验区投融资平台,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建设推进机制;完善了政策和标准体系,制定出台了财政扶持、产业引导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率先编制了“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39个部委、74户中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试验区布局实施了50多项改革试点,形成了国家部委聚焦试验区改革的新局面。

2、国家政策有支持

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国家更加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政策调整。继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后,国家“十二五”规划又首次把“两型社会”建设单独成篇进行部署。“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着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筑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为包括湖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后发赶超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明确赋予了长株潭城市群在体制机制等方面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为我们形成政策洼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3、外部环境有新机


(未完,全文共6148字,当前显示14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