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矿井矸石山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

一、顶板事故危险源评估

(一)存在的危险源

顶板事故是矿井煤炭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是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事故。顶板事故能造成人员被困或伤亡、堵塞巷道、损坏支护、矿井停产。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地质条件变化、地应力变化、地震、围岩变形、安全措施不到位、顶板支护质量差、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等原因造成的。

巷道压力及顶板造成顶板围岩呈软岩流变性质,采掘作业支护困难,顶板事故隐患较多,属顶板灾害重点防范矿井。需要重点加强顶板管理。

(二)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事故类型

顶板事故按照影响范围和伤害程度,分为局部冒顶事故、大型冒顶事故。发生顶板事故时一般只对本工作地点产生危害,不会影响其它地点。(1)顶板局部冒顶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a.回采工作面靠煤壁附近可能发生局部冒顶事故;b.回采工作面的两端头可能发生局部冒顶事故;c.回采工作面放顶线附近可能发生局部冒顶事故;d.回采工作面地质破碎带附近可能发生局部冒顶事故;

e.掘进工作面发生的冒顶事故一般属于局部冒顶事故。其冒顶范围一般不大,往往当班内处理完毕。

(2)大型冒顶事故一般有以下情况:

压垮型大型冒顶事故;漏冒型大型冒顶事故;推垮型大型冒顶事故。其冒顶范围往往较大或催跨工作面,处理时间较长。a.压垮型大型冒顶事故

压垮型冒顶事故主要有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和厚层难垮顶板大面积冒顶。老顶来压时,不论是老顶断裂下沉还是顶板台阶下沉阶段,如果支柱的支撑力或可缩量不够,都可能发生压垮型冒顶。当厚层难垮顶板大面积暴露,其垮落时产生的冲击与暴风危害极大,强大的冲击力容易发生工作面压垮型冒顶事故。b.漏冒型大型冒顶事故

大面积的漏冒型冒顶事故往往是因煤层的倾角较大,直接顶又异常破碎,采场支护系统中如果某个地点失效发生局部漏冒,就可能从这个地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或往下发生大面积的漏空,从而出现大面积的冒顶事故,导致工作面大面积的催垮。

c.推垮型大型冒顶事故

推垮型大型冒顶中主要是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大块游离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和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此外,还有采空区冒落矸石冲入采场推垮型冒顶。

2、危险程度分析

(1)工作面的局部冒顶事故可能造成工作面的局部堵塞和人员伤亡。(2)大型冒顶事故往往极易造成工作面大面积的跨落,工作面支架严重折损、工作面出现大面积的严重堵塞或整体垮面并且造成人员较大伤亡。

3、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⑴统一指挥原则.抢险救灾必须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挥下开展工作。

⑵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应按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⑶安全抢救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矿山救护大队必须设立待机队伍。事故现场勘察工作由专业救护人员完成,其他任何人员未经总指挥部许可严禁进入险区。

⑷通讯畅通原则。井上下应设立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4、组织机构及职责

矿井设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矿长任总指挥,副矿长、总工程师、调度主任、安监科长任副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工作小组:(1)井下现场指挥组。设在井下救护基地,由矿山救护大队、矿井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2)抢险救灾组。由救护大队、事故单位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未完,全文共5786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