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地质灾害防治典型汇报
典型地质灾害的防治
摘要。崩塌、滑坡、泥石流在我国的地质灾害中是发生数量最多、造成危害最严重的灾种,笔者通过近年来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治理工作的体会,对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类地质灾害提出一些主要的工程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易发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近23万处,其中特大型和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25000处。1995-2007年,全国因地质灾害共造成13650人死亡和失踪、财产损失达717亿多元,平均每年因地质灾害死亡和失踪1050人,直接经济损失55.2亿元。地质灾害防治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地质灾害的防治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由于地质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灾害体和受灾体。这两方面条件决定了成灾程度。因此,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1.限制灾害源,消除或消弱灾害体活动能量,解除或缓解灾害活动威胁;
2.对受灾体采取防避保护措施,使其免受灾害破坏。
虽然各种地质灾害的防治途径基本相同,但具体措施不一。因此,对地质灾害现象,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勘查工作,以查清灾害体范围、性质、活动条件和受灾体类型、分布情况等。并在勘查的基础上选择防治措施,并合理地设计工程规模,取得充分的减灾效果,工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可以为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优选和方案优选提供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的根本目标是取得充分的减灾效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
2.防灾减灾的相对性、持续性原则;
3.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结合的原则;
4.防治地质灾害与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5.防治工程最优化原则。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地质灾害中是发生数量最多、造成危害最严重的灾种,通过分析地质灾害事故原因及灾害过程,结合笔者通过近年来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治理工作的体会,对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类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如下主要工程措施:
1.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1)拦挡
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
在危岩带下的斜坡上,大致沿等高线修建拦石堤兼挡土墙,即可拦截上方危岩掉落石块,又可保护堆积层斜坡的相对稳定状态,对危岩下部也可起到反压保护作用。
(2)支撑与坡面防护
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以拉断坠落的悬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柱、墙或其组合形式支撑加固,以达到治理危岩的目的。
对危险块体连片分布,并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结构面的危岩区,首先清除部分松动块体,修建条石护壁支撑墙保护斜坡坡面。
(3)锚固
板状、柱状和倒锥状危岩体极易发生崩塌错落,利用预应力锚杆或锚索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崩塌的发生。锚固措施可使监空面附近的岩体裂缝宽度减小,提高岩体的完整性。因此,锚杆或锚索是一种重要的斜坡加固措施。该方法适用于危岩体上部的加固。
(4)灌浆加固
(未完,全文共4930字,当前显示14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