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明行动探析

本文系2017年度山东省委党校系统科研课题

【摘要】

文章阐释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明的意义与困境,认为乡村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乡村文明面临消亡的威胁,古老的乡村文明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文明重建的过程。分析当前乡村文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整治基础差,落后观念制约发展,提出要坚持城乡一体化,深化乡村文明行动,需要加强领导,明晰思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升乡村道德建设水平;提升文化惠民水平;强化舆论引导。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乡村文明行动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文明的意义

我国是农耕文明发展成熟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乡村文明发展时间最长的国家。党的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乡村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第一,中国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承载体和体现者,中国乡村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自我保护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乡村。第二,乡村文明是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包括方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信仰、衣着喜好等,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投影,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第三,乡村文明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

2、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乡村文明面临消亡的威胁

第一,在城镇化巨大的发展潜力带动下,大批的“农民工”割舍了乡村,融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但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村人,在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中,离开农村的群居生活,脱离地缘与血缘的维系,割舍乡里乡亲的亲情、乡情和友情,仿佛瞬间没有了依靠。第二,代表着农村的明天与希望的农村新生代,最活跃也是最具有改变能力的,已经脱离乡村,失去了对农村的感情,已经习惯了在城市的打拼,有的已在城市拥有工作、房子、车子等基本的生活资料,融入到当地的城市生活,没有想到过再回去农村。古老的乡村文明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3、古老的乡村文明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文明重建的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农村自身因素,都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伴随着土地流转政策和掌握高科技技术人员的返乡创业,农村产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高附加值产品带动乡村发展。二是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和形式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游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基层党支部和大学生村官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像“新鲜血液”的流通,使整个农村机体充满活力

二、当前乡村文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3466字,当前显示11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