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推进新村科学发展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推进新村科学发展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四新村事迹材料
襄阳区朱集镇四新村位于鄂豫交界的夹河套地区,远离襄阳城区50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709户、3270人、耕地面积4035亩,村年各种产业生产总值2.6亿元,2012年村集体总收入135万元,人平年收入7680元。该村自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讲政治、保稳定、求发展”为工作思路,全力打基础、用心抓落实,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2009年7月被湖北省委授予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2008年度襄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级经济发展“十强村”,连续3年分别被襄樊市委、襄阳区委评为“平安村”,连续6年全村无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一、村级党建管理“三三制”、奠定民主法治大根基
“三位一体”建好村级组织、经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2011年底,四新村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2010年四新村成立了养殖协会,协会理事长由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刘大中同志担任,初步实现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目前,四新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全部实现了交叉任职,包括刘大中在内,均兼职担任村民小组组长。四新村党委根据村经济发展情况,成立了农业、商业、工业三个支部,由3名委员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从2011年底开始,四新村党委按照“土地向大户集中”的思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村民手中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赁土地1000亩,建立生态养殖园区。通过亲情招商的方式,先后吸引本地在外务
工、经商小有成就的人士回乡创办了5个“农”字号养殖企业,共引进资金1000多万元,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目前,全村已形成以四海牧业、红透天小龙虾养殖为龙头的畜牧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以马黄路沿线为龙头的麦、稻、玉米加工业,绿色生态养殖业正逐步成为四新村的支柱产业。“农”字号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水产业。仅四海牧业、红透天两个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直接带动周边350户农民从事养殖业,农民养殖的肉牛、小龙虾全部由公司按市场价统一收购。14家企业安置本地农民就业150多人,人均增收1万元。
“三会治事”运行有序、村事决策三方满意。四新村始终坚持民主治村,建立了民主议事制度,小事实行党委决策,村委执行,大事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基本上都与“三会治事”的要求相吻合。在今年3月,四新村集体预制板厂租赁到期,必须重新招标。村党委首先进行了讨论研究,制定了招投标办法草案。随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获得代表们全票通过,并作出了将租赁费用投入到发展养殖业上的决定。随后,村委会根据群众代表大会通过的决定,组织了招投标活动,并邀请部分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招投标活动,把招标的结果向群众公布。招投标整个过程基本吻合了“三会治事”的有关规定,整个活动从始至终开展的都比较顺利,实现了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襄樊市委组织部针对该村提出“三会治事”以后,村党委及时组织了学习,对照要求查找不规范、不到位的地方,重新修订完善了相关制度,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更加严格地按“三会治事”的要求来操作。
城乡互联抓共建、聚力惠民办实事。四新村作为襄樊市和襄阳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得到了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城乡互联共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区农办、共
(未完,全文共5094字,当前显示14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