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学的核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小学科学的探究性活动按照时间的长短,一般可分四类:2-3天以内能完成的为短期探究性活动;半个月以内能完成的为中期探究性活动;一个学期以内能完成的为长期探究性活动;一个学期以上的为超长期探究性活动。“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我们的课标要求,引领学生进行中长期探究活动是我们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市教研室的专业引领、龙泉教委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教研室认真落实定点联系、学科跟进制度,积极开展各种常规教研活动,并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教研活动深入开展。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就是我们科学学科本学年度的一个研究课题,下面我就针对“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这一专题,向各位汇报一下我们的尝试与探索。

一、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背景

1.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在本地区实行以来,3-6年级的教材已经全部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个年级都有一些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如三年级“一周的天气”、四年级“植物的生活”、五年级的“观察星空”,六年级的“铁生锈”、“月相观察”等活动。开展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锻炼,体会到与人合作交流的愉快,从而养成良好的中长期探究习惯,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听课调研,了解到我们的科学课教师在执教中长期探究课时,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有的虎头蛇尾,刚开始搞得轰轰烈烈,后来就不了了之;有的则是以教师的讲解或者课件演示的形式代替学生科学探究;有的则干脆置之不理,既没有给学生讲解,也没有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许多的中长期探究活动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势必影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虽然存在着许多客观原因:如一周只有两课时,教学任务紧;教师多数都是兼职,精力不够;学生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不能坚持;家长不重视、不配合;科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更换频繁不利深入;科学探究活动太麻烦,耗时费力……但我们不能一味等待、埋怨,我们需要的是如何面对现状,寻找突破这个瓶颈的办法,从小处做起,每次克服一个难题,日积月累,就会有大收获。

二、深入研究、有效开展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一)拟定计划,做好探究准备

未雨绸缪,计划先行。我们每个年级都有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项目,科学教师在学期初就要通研教材,了解本学期都有哪些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要达成哪些目标,探究周期是多少,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哪些是需要前置的,有哪些是要后延的。科学地制定探究活动的计划,以把握适宜活动时机,获得最佳活动效果。(展示3-6年级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二)积极寻找突破口,激发教师开展探究活动的动力


(未完,全文共6458字,当前显示11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