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转型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看我国水资源分配体制改革专题

转型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看我国水资源分配体制改革

编者按:有一则公益广告语振聋发聩:“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这绝非危言耸听。联合国有关组织前不久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除非各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合理配置水资源并节约用水,否则到2025年,地球上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将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4位,但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前不久发生在浙江东阳和义乌两城市间的跨城市水权交易,打破了行政手段垄断水权分配的传统,标志着我国水权市场的正式诞生。胡鞍钢、王亚华同志撰写的这篇文章深层剖析了我国这一首例水权交易的实践意义,同时建议:深化水资源分配体制改革,明晰水权,从取水许可制度逐步转向水权制度;允许水权适度流转,政府来规范水权市场;跨流域调水要引入市场机制,很值得一读。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在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历史转变中,市场机制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也欢迎大家就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来信来稿阐述您的高见。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缺水形势。前几年的黄河断流和2000年的北方大旱,已经使全社会清醒认识到“水危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十五”计划纲要已经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并明确指出,要“加强水的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如何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2000年11月24日,浙江省金华地区的东阳市和义乌市签订了有偿转让用水权的协议,主要内容是义乌市拿出2亿元向毗邻的东阳市购买横锦水库5千万立方米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这是我国首例跨城市水权交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观察这一水权交易的重要意义及其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我国首例水权交易的背景及其意义

东阳—义乌水权交易之所以能够发生,根本上在于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力量。义乌城市供水严重不足,存在很强的水需求。义乌市人均水资源仅1132立方米,加之自有水库蓄水不足和水污染,水源不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据预测,当城市发展到50万人口时,城市用水缺口5200万—6200万立方米。可是,在义乌各种备选的水源规划方案中,区内挖潜的办法如新建水库等大都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水质得不到保障。而从毗邻的东阳横锦水库引水因投资省、周期短、水质好,为满足用水需求的最优方案。东阳市水资源则相对丰富,具有供给义乌用水的能力。东阳的横锦水库1.4亿立方米的蓄

水库容,满足本市城市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之外,每年汛期还要弃水3000万立方米。1998年开始的横锦水库灌区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新建水库溢洪道闸门,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新增城镇供水能力5300万立方米。东阳还可以开发后备水源,从境内梓溪流域引水入横锦水库,能够新增供水5000万立方米。因此,东阳有能力将一部分横锦水库的水供给义乌市使用,将丰余的水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一方有需求,一方能供给,于是最朴素的市场法则促成了这笔首例跨城市水权交易。

经过实地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东阳—义乌水权交易实质上是一次重大改革实践。这次事件至少有三大重要意义。


(未完,全文共5149字,当前显示14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