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推进普陀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56

关于推进普陀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家的灵魂。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因此,加强文化建设业已成为我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它是在新的起点上促进普陀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试就普陀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普陀今后文化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我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我区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文化发展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我区为加强文化建设,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了区、乡镇(街道)、社区三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对各乡镇(街道)年度基层文化的工作进行量化要求,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到对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当中,明确了各乡镇(街道)在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主体。同时,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文化建设的有关文件,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政策保障。区财政也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2010年公共文化事业经费达到2712万元,文化专项经费从2006年

1的1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5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公共财政用于文化建设的比例。各乡镇(街道)也积极地将文化事业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区各乡镇(街道)用于文化事业发展总支出达900多万元。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文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按照国家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实现区有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有一站(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室)的要求,我区积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设施,形成和健全了以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抓手,以新型社区和行政村文体室为基础的多层次文化网络。目前东港、白沙综合文化站采用共建共享方式已初步完成建设任务,其余10个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面积均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图书室面积均达到100平方米以上,并相继荣获省“东海明珠”乡镇和市“海岛百花”乡镇等荣誉称号,占全区83.3%。2010年虾峙镇综合文化站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还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文化强镇。勾山、朱家尖、展茅、六横、虾峙、登步、蚂蚁、白沙8个乡镇(街道)已建有文化广场,占全区的66.6%。我区还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性强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活动中心),100%的社区建有文化活动中心,93%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人均文化场地面积已达1.6平方米,年底行政村农家书屋也将实现全区域覆盖,一个布局合理、覆盖城乡、便民亲民的大众化的公共文化

2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未完,全文共6694字,当前显示12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