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推进普陀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56

安全文化建设探索与思考

长宁县政府副县长王文华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安全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指出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安全与资源、环境并列提出来,强调“安全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列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列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第一次把安全生产定位在社会管理之中。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全社会对此已经形成了共识。

(二)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现实需要。2011年11月10日国家安监总局印发了《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着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安全文化阵地建设,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富有特色和推动力的安全文化,为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惠及职工生命与健康安全的工程。通过推安全文化建设,使企业领导和员工真正形成“安全第一”的意识、“生命高于一切”的道德价值观、遵纪守法的思维定势、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方式和自觉行动,并切实加大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经费投入,杜绝“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纪律)、“三超”(指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安全发展。

(三)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2007年8月10日卫生部首次发布的《中国伤亡预防报告》显示,我国内地每年约发生各类伤害二亿人次,因伤害死亡人数约70万到75万,占伤害死亡总人数的9%,是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之后的第五位死亡原因。但是伤害是可以被认识、预防和控制的。对于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通过一系列安全文化建设,让“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理念广为普及,从而改善人群和环境的安全状况,实现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的根本好转。特别是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安全社区(即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建设,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方式,是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面临的不足和现实困难

(一)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还未真正体现。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但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还没有真正起到主体作用。一是对安全生产的规律重视不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往往是就事故分析事故,忽视了对安全问题的深度把握,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将事故原因从现场向外作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延伸。对安全生产的规律研究得不深、不透,对安全本质问题缺乏深度的、系统的思考,安全工作措施治标而不治本。二是安全文化建设盲目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是为了解决安全工作的实际问题,但有的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现状不了解、不分析,安全文化建设蜻蜓点水,华而不实,很难起到实质效果。就拿我县来说,近两年来已有5家企业成功创建为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但仍有大部分企业对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在上级部门要求时才勉强应付,没有将安


(未完,全文共4404字,当前显示14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