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推进普陀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56

中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胡德喜(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

一个懂得尊重文化的学校,才会积淀丰厚的文化;一个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才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在144年的峥嵘岁月中,同文人挥洒着与日俱增的激情,不断追寻,以实现人的最大价值、提升生命的最高质量为终极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秉持着独特的气质,培育了独特品质的同文文化,走出了一条充满魅力的同文教育发展之路。

承担着学校文化引领重任的校长,应该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最佳切入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满足社会不断攀升的优质教育需求。我们同文中学以一百四十多年的校史文化为精神内核来凝聚人心,以制度文化为重点来激发热情,最终外显为教育的课程文化和师生的行为文化。

一、中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曾对学校文化作这样的解释。“学校文化,狭义地讲是指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学校规范制度的总和,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共同的价值信念及其各方面的物质表现,是学校深层次和高品位的建设。”

一所学校的发展有诸多因素,学校文化以其特有的丰富内容,成为激励全体教师与学生成就与成长的重要精神力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迫切需要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文化为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主观需求,通过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铸就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信念和追求,使大家产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逐步形成相互信赖、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从而为学校的共同目标而奋斗。第二,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现实告诉我们,一所学校仅靠传统的资源优势未必能在今天的教育竞争中永远抢得先机、雄居高地,只有拥有优秀文化的学校才能具有持续不败的竞争优势。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曾经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创造过应试的辉煌,但有不少却如匆匆过客,转瞬风光难继。还有一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趋同流俗,难以高位发展。究其原因,就是这些“高质量”的背后缺少真正文化的支撑。真正的文化底蕴、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显著的办学效益,都是需要认真从文化建设切入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一所学校的办学真正有特色,有品位。在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一些着眼点仍然只落在升学率上的学校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常常是片面的,学校也不再是生产“考试机器”的加工厂,缺乏文化支撑的学校是难以持续发展的。第三,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相互融合、相互砥砺的需求。21世纪,文化竞争正在逐渐取代生产竞争、管理竞争。继第三次浪潮之后,正在形成第四次浪潮,并将成为未来的经济发展的动力。学校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可以辐射社会,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

在建设学校文化中,我们首先应该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也就是说,通过对学校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的建设,努力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全体师生的观念和行为。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建设学校的精神文化,明确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在提高办学质量、办学品位的同时,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为学校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我们还要建设学校的制度文化等人文文化,“厚德载物”,“兼容并蓄”,创设合作竞争的教研气氛,容纳个性发展,迎来和谐教育的美好明天。

二、同文中学文化建设的探索


(未完,全文共4707字,当前显示14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