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为贵州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引起了国内外旅游界的高度重视。在发展中,有的地方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如何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关系,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就能促进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国分类号:f592.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0)01-0096-07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土地面积17,65万平方公里。全省近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堪称文化千岛。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为贵州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引起了国内外旅游界的高度重视。但是纵观近今几年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发展迅速之余,有的地方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这些问题的表现何在。如何处理。才能使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就
在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方面,贵州在全国比较是走在前列的省份之一。1982年,黄果树瀑布景区附近的布依石头寨率先开展乡村旅游。随后,黔东南上郎德、青曼、西江苗寨等7个少数民族村寨相继开展了民族村寨旅游。1991年贵州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其内涵就是推动乡村旅游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以促进扶贫开发;1992年贵州省又确定了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的旅游业发展方向,把以旅游促进对外和脱贫致富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纳入了贵州省旅游业八
五、九五计划和到2010发展目标之中。在《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又提出:把乡村旅游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按照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的要求,把人与自然高度民主和谐、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体验的乡村旅游发展成为旅游新亮点。近几年来,贵州省旅游局选择了一批旅游资源品位与价值高、对旅游者有相当吸引力,具有较好可进入性的村寨作为乡村旅游示范村寨,在发展思路、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其中主要也是民族村寨,首批推出了雷山凯里巴拉河苗族村寨群、贵定音寨布依族村寨群、黎平肇兴侗族村寨群、赤水丙安古镇等12个民族村寨群和古镇,实施通过乡村旅游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项目。贵州全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始终突出多民族文化特色,努力打造民族村寨旅游精品,全省第一批开展乡村旅游的8个村寨都是少数民族村寨,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多彩贵州大型系列文艺活动推动了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力促进了民族村寨旅游的加快发展。2008年全省评审出362家规范化的乡村旅舍。黎平县肇兴侗寨等民族村寨己发展为具有世界影响乡村旅游精品,并通过在学校开设少数民族歌班、戏班,将少数民族歌舞列入当地中小学教学课程等途径,夯实以民族文化为灵魂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银行把贵州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联系点和观察点。2004年至2006年,贵州省连续举办了三届乡村旅游国际论坛,贵州发展乡村旅游以特取胜,以质取胜、保护第
(未完,全文共7173字,当前显示13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