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试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保障机制的创新

国外产学研合作典型模式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要素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学研合作已被证明是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选择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五个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成功的国家,对其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研究,并重点分析各国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区域创新方面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总结可吸取的教训和可借鉴的基本经验,使我们充分了解国际上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从而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

一、美国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20世纪50年代,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美国工商界和政府部门为了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开始把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实验室设在研究性大学周围,因此在一些大学周围便形成了高新技术密集区,统称“科技工业园区”。60年代,在美国,这样的园区达到80多个。70年代,由于世界性能源危机和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科技工业园区受到冲击,许多园区宣告解体,美国最后实际建成的科技园区只剩下15个。但是,一些园区却在困境中崛起,举世闻名的“硅谷”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进入80年代,经济振兴又推动了科技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截至目前,美国的科技工业园区已超过150个,猛增了10倍以上。从其兴建方式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大学组建。如在特曼教授倡议下,由斯坦福大学于1951年兴建的“斯坦福研究园”,并由此带来了“硅谷”的崛起。二是由企业组建。如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沿波士顿128号公路兴办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三是由州政府组建。如北卡罗来纳州对发展高新技术有兴趣,于是选择了位于该州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杜克大学于20世纪60年代共同组建了“三角研究园”。

1.斯坦福工业园和硅谷

在斯坦福研究园的影响下,经过50年的发展,硅谷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硅谷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研究一般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60年代研发对象集中在集成电路上,70年代是微电子计算机,80年代为集成电路和计算机产业,90年代开始向生物技术、环保技术发展,目前发展最快的两个领域是软件和工程与管理行业。硅谷的崛起与斯坦福研究园的兴建密不可分。由斯坦福大学于1951年创建的“斯坦福研究园”,是美国最早的科技工业园,主要研发领域涉及电子、航空与宇航、制药和化学等高新技术产业。斯坦福研究园由斯坦福大学负责管理,一般的管理和经营政策由大学委托管理委员会制定。园内企业与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共同举办研讨会,大学在若干研究领域可以使用研究园的设备等等。据大学估计,每年约有500名毕业生可直接参与研究园的工作,从研究园得到收入。以斯坦福研究园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硅谷,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2.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


(未完,全文共5502字,当前显示12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