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之乡申报书
郏县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郏县大铜器)申报片解说词(草稿)
这是一个承载厚重历史的千年古县,也是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新型城市,资源物产丰富,区位交通便捷,发展平台优越。(郏县古战场上的击打大铜器的模拟场景、郏县现在的发展图片或场景、郏县区域图)
她拥有众多的国字号头衔:全国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唐钧基地、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县……(这些荣誉的展示图片)
她的名字曾经响彻中国大地,毛泽东主席曾为郏县写下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主席手迹碑、毛主席批示时的场景图)
她的名字叫郏县。(出申报题目郏县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专题申报片)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737平方公里,辖8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377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民间文化艺术专业队伍424支,从业人员16900人,其中仅大铜器队伍就有285支之多,占全部民间文化艺术团队的67%以上,从业人员近万人,受众达89%以上。(郏县优美风景和工农业生产场景、郏县大铜器表演场景)
根深叶茂
代代传承
在郏县,每到节庆时候,全县大街小巷都会响起“咚咚锵”的旋律,这就是郏县大铜器特有的音律。
(小孩子追着跑着去看大铜器的身影)
郏县大铜器是中国商周文化的遗产,是中原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始于东汉晚期,距今1700多年的历史。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19年)5月,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襄樊大战获胜后,曹操在郏县长桥镇青龙寨(摩坡)给将士庆功受奖,命郏县人和宫中乐师打铜器助兴,以鼓士气,激励再战。从此,打铜器在郏县境内广为流传,代代不绝。到明清时,打铜器已演变为驱邪消灾,祭天,唤雨,婚姻贺喜,庙会结社的吉祥之兆。解放后,打铜器成为欢度节日、庆贺丰收、迎送佳宾、开业庆典、增进友谊的礼仪形式。
(古战场大铜器场景渐渐演变成现在的大铜器场景)郏县大铜器是我国打击乐器的典型代表,它的古谱历史悠久,曲牌丰富,表演风格粗犷酣畅、铿锵有力、感情真挚,时而如蛟龙蹈海让人惊心动魄,时而如大鹏展翅令人心旷神怡,时而如行云流水使人目不暇接,无不显示出中华民族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昂扬精神。(翻页的曲谱)
发展到现在,郏县大铜器的音律和舞步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和重塑,获得了众多荣誉,为郏县乃至河南省、平顶山市增光添彩。
1988年,在河南省首届艺术节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2年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舞蹈节暨民间舞蹈节”大赛中荣获金榜第一名。同年12月,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群星杯”评奖中,又获广场舞蹈金奖第一名。1993年元月,参加北京“龙潭杯”民间舞蹈大赛,再次夺魁,荣获三连冠。1994年代表河南省到深圳市“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获一等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时报》等新闻媒体先后给予报导,外国专家称郏县铜器舞为“中国农民的迪斯科”。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郏县大铜器之所以能够根深叶茂、代代传承,与郏县人民对大铜器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分不开,仿佛骨肉,分隔不离。
自1985年开始,郏县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举办大型民间文化艺术活动,重点是安排各乡镇大铜器表演队进城展演。每年民间文化艺术节期间,郏县县城万人空巷,群众全都聚集在表演赛场地县城行政路两侧,观看扣人心弦的民间文化艺术表演,看到精彩之处,会情不自禁大声叫好。
(未完,全文共4848字,当前显示14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